第361部分(第1/4 頁)
像什麼啊!”
“即位之初,天下諸侯,哪個來賀?後四年,姬頹這老畜牲只帶了為國兩千老弱,便把寡人弄得灰頭土臉,除鄭國,天下數百諸侯,哪個為寡人伸張正義,匡扶周室?!”
“復辟之後,鄭人、虢人無恥,逼迫寡人割地,王畿之地,從此不足千里,王室公卿歲俸,何曾盈足?!寡人受夠了!這周天子,你來做……”
受氣多年的姬閬,此刻化成咆哮帝,盡情宣洩內心的悲憤。無論是太祝還是太史過,從沒見過姬閬這等失控狀態。好在周室王權已經頹敗不堪,不然這天子一怒,他們可受不了。儘管如此,兩人也是戰戰兢兢,明白姬閬在這一件事情上的心意已經何等堅決。
“唉……”
最終,太史過無力地一聲嘆息。他很清楚,自己這一妥協,或許會讓周室滅亡更早一些。太史過自然清楚王室的衰弱的根源。那就是王室賴以生存的分封制與井田制已經落後,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然而這正是王室正統的根本,如果王畿像其他諸侯一樣,採取行的制度,鼓勵新的階級興起,那麼便淪為與其他侯國無異,失去“大統”這個詞的神聖性。走下神壇的周王室,如何與其他諸侯國競爭?周初天下八百諸侯,然而經由十五代周天子後,諸侯只有寥寥數十,這足以說明問題。
老太史潸然落淚。既然周王心意已決,他作為一個內史,實在也不能阻擋什麼。顫顫巍巍說道:“王陵所在,便於此地。大王想知道什麼,儘管問吧。”
“什麼?”李遊卻大吃一驚。他可沒想到,神秘的周王陵,就在腳下。但迴心一想,他就知道,自己的想法出現了偏誤。王陵並不是在腳下,而是王陵的入口,在這地方。很可能是九鼎力量交映出來的一個小世界,也有可能是某一枚陰符的小世界,而按照之前李純文所說的,最大的可能,是離符世界。
李遊深吸一口氣,無名符暫時沒訊息,但有離符的下落,也算是一種彌補了。
姬閬對此沒有什麼好問的。李遊的問題卻著實不少。他不急著詢問小世界入口下落,而是細問起了王陵的歷史。他很好奇,周王室是如何擁有一個小世界,又怎麼會將王室成員安葬小世界之中。這種做法,透露著許多詭異。弄不好,這其中還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甚至牽涉到無名符也不一定。
第九百一十章 仙境之門
“李聃,你出去……”
隨著李遊開始發問,太史過嘆了一口氣,便讓自己的孫子離開。很明顯,這時候,他還不準備讓自己的孫子過早知道這個秘密。
“不,讓他留下來吧。”李遊卻是覺得,李聃的前途無可限量,應該儘可能讓他知道更多的歷史真相,對他很有好處。
李聃聽到祖父的話,腳步便往外慢慢移動著,明顯是不想離開。聽到李遊的話,心裡頓時樂開了花。
李遊已經發話,太史過自然不能在這問題上與李遊過度糾纏,再說,這裡的秘密,遲早都要告知李聃的,只不過時間提前了而已。
“唉……”太史過嘆了一口氣,說道:“歷代天子王陵,並非在此間,而是在一仙境之中。九鼎便是開啟仙境之門的鑰匙。”
“的確如此。”太祝也補充了一句。他所知的內容雖然不如太史過多,但也是知道部分秘密的人。
“開啟仙境之門的鑰匙,是一句咒語,我與太祝各掌一半。”太史過頓了頓說道:“當然,這只是儀式需要,在最初,咒語是文王所掌,後傳周公……”
周公便是姬旦。周文王姬昌的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王朝的禮樂制度,基本是在他手中完成的。武王伐紂功成不久便病逝,留下幼子,周成王姬誦。姬旦因而攝政七年,這七年裡,姬旦平定王室內亂、鎮壓殷商復辟、封建諸侯,營建洛邑、確立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等周禮制度,可以說,西周數百年繁盛,是出自姬旦之手。
這是李遊所李遊理解的周公。太史過也無暇給他講述姬旦旦的豐功偉績,只提及與“仙境”有關的內容。
姬旦掌握了跨越仙境,也就是小世界之門的力量之後,便加緊時間營造洛邑,將九鼎藏匿其中,也最終由他確定,周王陵墓在仙境之中建造。在建造洛邑的過程中,無數奴隸被暗暗送進了小世界,興建周室王陵。建造洛邑的奴隸,大多數都是來自殷商戰俘和貴族。當他們發現同伴不斷失蹤消失後,引發了巨大的恐慌,這才引發了最初的叛亂。
只是商人的反叛,卻被姬旦無情地鎮壓下去,最終還促使了姬旦封建諸侯, 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