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第1/4 頁)
甚至如果時代誤差不大的話,李遊甚至還想角色扮演一下楚狂人或者某個城門看門的門衛,又或者陳蔡之地的吃瓜群眾,近距離調戲一番孔聖。
然而李遊心中這個惡趣味沒能滿足,卻是遇到了比孔子神秘的老子!
“這真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啊!”李遊怔怔想著,臉上表情詭異。蚩尤並不知李遊心中所想,但從李遊的表情他看得出來,眼前這個小夥子,應該是歷史上比較出名的一個人,弄不好還整出點驚天動地的事蹟。
見李遊發呆,他也懶得打攪,轉而望向旁邊的李純文。然而李純文此時卻呼吸沉重,望向李聃的時候,更是兩眼淚汪汪。
李遊跟李耳是否扯得上關係那可難說,但李純文卻是有家譜可循的!他可是正經八百的李耳後裔,雖然血脈可以忽略不記,可家譜沒做得了假!霎時間,他就想跪下來喊老祖宗!只是……這老祖宗的年齡,比他實在小太多了。
“您聽說過孔子嗎?”李純文被蚩尤一打擾,馬上就回過神,反問蚩尤。他很清楚,跟蚩尤沒辦法直接解釋,只能用他熟悉的人物對比,才能讓這傢伙有大致的理解。
“嗯……萬世師表嘛。”
蚩尤表示,自己也是補過人族文化的。
“這一位,算得上是他的偶像。”李純文想了想,找到了一個比較貼切的形容詞,然後低聲說道:“他寫了一部道德經,算是咱們文明的哲學源泉之一,還有,往後一些的道教,尊他為始……”
“不錯嘛。”蚩尤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眼前這個大耳朵小子,是個名人。而且影響力不小的名人。
但他蚩尤也是呀!蚩尤倒是淡定,一巴掌排在呆滯的李遊肩膀上,說道:“你要是真的羨慕人家!現在把他給弄死,再把自己的名字改一下,或者直接用,都可以,把他寫的東西寫上一遍就了!”
“什麼!”李遊卻吃了一驚。而李聃也是吃驚不小,這長相兇惡的神人,似乎想弄死他。而具體原因,他聽得卻是糊塗。
“不要亂來!”李遊忙拉住蚩尤。這種惡事他可不會做,更容不得蚩尤任意胡來。李聃對華夏曆史的影響可謂深不可測,要是出什麼意外,會造成什麼惡劣影響,那可是不可挽回的!
李遊一手攔住了蚩尤,神色嚴厲。蚩尤見狀,哼了一聲,轉身不理李遊。他也不過說說而已,見李遊勃然變色,就知道李遊不欲在此事上開玩笑。也明白,這叫李耳的小傢伙,不但在歷史上有不小的地位,在李遊心裡也有。
兩人把注意力放回了九鼎之上。這一次,李遊並沒有刻意為李聃解釋,而是讓李純文為自己解釋九鼎上的銘文,並且尋找古族所得九鼎之時,出現殘篇的神鼎是哪座。李遊也讓李聃旁聽感悟。弄不好,《道德經》一書,就是李聃聽了關於九鼎相關的內容後才寫出來的呢?
古族所掌握的知識並沒有令李遊失望,李純文清了清嗓子之後,便從青州鼎開始解說,指著一個個銘文,影象開始了講解。銘文之中,每一個刻符所代表的奧義可謂多不勝數,但李純文卻能淺入深出,將其抽絲剝繭,儘可能地將原意講述出來。
李聃聽得如痴如醉,而李遊與蚩尤也是暗暗點頭。李純文所說的,與銘文奧義雖然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卻已經代表著人族對這些銘文的理解極限。這些銘文,每一個符號,都代表著陰符力量運轉的規則力量,人類與圖騰強者,都只能領略部分,而不可能盡窺其精妙。只有像李遊這種怪胎,得到陰符的力量承認,才能夠徹底掌控精髓。但這樣的成功,只是個案卻無法複製。哪怕是李遊自己,也無法將自己所掌握的陰符規則完整地表達。
這是陰符力量的真正奧秘所在。就算陰符的力量秘密盡數揭曉,也並不是每個有資格接觸到它的人都能夠掌握。就好像學習知識一般,每個人接觸到的定律和公式都一樣的,但有些人一學就會,有些人卻死學不通。
小半天過去,李純文才將青州鼎其中一面的銘文內容解說完成。這已經是他儘量扼要解說的結果。
原本李純文也試圖矇混過關,試圖粗略,甚至誤解裡面的內容。但是言辭解說一旦出現錯誤,李遊或者蚩尤就會讓他打住,兩人看似在商討,實際上所指出的內容,卻比李純文原本所掌握的更為精妙。
而李純文也發現,李遊指出他的謬誤,並沒發現這是他故意如此。而是以為是他認知上的錯誤。而李遊之所以指正這些,完全是為了讓李聃弄清楚正確的認知。
得知這一點之後,李純文心中沮喪無比,他此刻才意識到,對方對於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