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4/4 頁)
地將卷子題目給定了下來,那篇最難搞的閱讀理解,也透過稽核,確定為林燁的這一篇《秋夜》。
此時,正好是幾個語文老師拿著樣卷和答案,在那嘀嘀咕咕地議論分析了起來。
其中一人,指著這篇閱讀理解的第一道題,很滿意地說道:“好呀!這第一道題便是分析第一句話作者的用意和作用,我也覺得這第一句話挺有意思的……”
另一人立馬就接話過去:“就語意學本身而言,這開篇第一句裡就已經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因素和情態狀況。你們看,稽核組給的答案,我也覺得十分贊同啊!”
如果此時,林燁或者高三(2)班的任何一個同學在這裡,都會驚訝的發現,這標準答案居然和周老師在課堂上分析的**不離十啊!
……
不過,此時在高三(2)班的教室裡,周老師還在那對著林燁這篇作文的第一句話侃侃而談,同學們在下面一個個忍不住驚歎不已起來。
老師說的話,就是權威!
既然連老師都這麼分析了,那林燁寫的這篇作文,肯定就是這樣的內涵啊!
“燁子!你太牛逼了,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你只寫一句話,便可以讓周老師口若懸河地分析了十幾分鍾……”
張揚也是嘖嘖嘴巴,給林燁豎起了大拇指。
但是,林燁卻是一臉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然後便忍不住舉手打斷了周老師,喊道:“不!周老師,你錯了。”
“嗯?”
周老師正說的高興,被林燁這麼一大段,便皺起了眉頭,把卷子放在講臺上,問林燁道,“我錯了?林燁同學,你倒是說說看,我哪裡分析錯了?難道說,你寫這一句話,沒有這樣深層的含義麼?”
“對呀!周老師,我覺得,你就是想太多了。”
面對周老師的質問,林燁言簡意賅地說道。
“什麼?什麼叫我想太多?你……”
被林燁這話氣得,周老師都覺得心口痛,自己可是昨天晚上又是查資料忙了一晚上,才得出了這些結論來啊!
結果,一晚上的成果,居然被林燁說成是“想太多”,這簡直是讓他有點難以接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