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3/4 頁)
這個時候,她才想起自己母親曾經對她叮囑過的話,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會取得什麼樣的成就。
只是,周佳佳實在是想不通,為什麼林燁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之內,就一下變得如此厲害了呢?
……
下午最後一節課,是語文課。
周老師拿著上週的卷子,也是美滋滋地走了進來。
因為林燁的關係,高三(2)班這次模擬考拿到了年級的最高分,以及平均分前三,算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了。
前半節課,周老師都在評講前面的閱讀理解和古詩詞等題目,還剩下十幾分鐘的時候,周老師卻是翻到了作文這邊,拿出了一份早就影印好的作文卷,讓課代表發了下去。
“同學們,這次的作文,我要著重說一下咱們班林燁同學的作文,老師都影印出來了,大家可以先看看……”
周老師頓了幾分鐘,讓大家都粗粗瀏覽了一下林燁的作文之後,便一本正經地開始分析道:“林燁的作文得了滿分,而且幾乎是我們所有改卷的老師都沒有異議,到底是憑什麼呢?大家請看這篇作文的第一句話,‘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單單這一句話非常不簡單……”
隨著周老師的話,同學們朝著第一句話看去,卻都疑惑了半天,很多人都只覺得這句話似乎是病句,而且還特別嗦,並沒有覺得有多好呀!
“老師有病吧!林燁寫的這句話,明明錯誤百出啊!”
“就是啊!明明就是畫蛇添足,直接說‘我家門前有兩顆棗樹’不就得了麼?”
“我也想不通,第一句話就是病句的作文,居然得了滿分……”
……
【第一更】
第二百九十四章 老師,你錯了!【第二更】
其實,這些同學們說的也沒錯。
在他們看來,或者說,在語文老師曾經教給他們的寫作方法看來,林燁寫的這句話完全是“畫蛇添足”的一句廢話呀!
然而,聽到同學們這麼說,周老師卻是拍了一下桌子,咳了一聲說道:“這一句話,豈是你們看了一兩眼就能體會的?”
說著,周老師還故意看了一眼林燁,便裝作一副“專家”的樣子開始分析地說道:“林燁同學用了這樣的句子,如果慢慢體會,你會感覺到一種孤寂。是什麼樣的孤寂呢?”
“院子外邊其實什麼也沒有,除了棗樹還是棗樹。這就有一種孤寂的感覺在裡面。讀者看到院子外邊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是,必定以為院子外面還有別的東西,可是沒有,剩下的還是棗樹。很單調,很孤單。這種孤寂的感覺,如果用“院子外面有兩棵樹”來表現,肯定是達不到的……”
教室裡的同學們,聽到這話,頓時一個個都有點傻了眼了。
不是吧?
這麼一句話,居然能被語文老師分析出這麼多來。
這尼瑪真的是比閱讀理解還要難啊!
林燁聞言,也是一愣,他真沒想到,這一篇文章被自己寫出來,居然也能被語文老師亂七八糟分析出這麼多來。
“唉!這簡單的一句話,也能理解成這樣……牛!不過,這是病,得治呀!”
別的不說,林燁還真不覺得“魯迅先生”當初寫這一句話的時候,真有這麼多的深意,大多都是後來的文人和老師們胡亂新增和揣測的,其實這也是對於原作者的一種極大的曲解和不負責。
然而,周老師卻似乎已經越分析越上癮了,繼續頭頭是道地說道:“另外這一句話還表現的,就是對這種孤寂的不滿。我想,林燁同學肯定是希望出現新鮮的社會現象,希望能有‘別的樹’出現,可是沒有,林燁同學卻很期待……”
“臥槽!居然還有這麼多的含義?”
“厲害了……被老師這麼一說,好像真的是這個意思啊!”
“服了!我真的是服了,沒想到林燁居然可以寫出這樣的深度來。”
……
閱讀理解其實是一個很好玩的東西。
因為,不管你怎麼分析,文章的語句就在那,任憑你加上各種聯想和猜測,最後甚至一句話不同的人可以解讀出完全相反的意思來。
然而,其實只要順著分析者的邏輯,又覺得好像真的是那麼一回事,甚至連一個標點符號都給你分析出八種作用來……
而恰好此時,在遙遠省會,高考命題組。
語文組這邊,已經徹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