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不讓他輕舉妄動,保證絲路的暢通;二是全面瞭解北涼的國情和民意,為日後的伐涼做準備。
▲虹橋▲書吧▲。
第48節:滅國得婦(2)
古代的女子,為國效力的機會並不多,似乎婚姻是唯一的形式了。武威公主只有表示同意。
武威公主嫁給北涼王沮渠牧犍後,沮渠牧犍便派右相宋繇攜帶國書,前往平城謝恩。因為北魏實在不可輕侮,他們不知道將來該怎麼稱呼武威公主是好了,請教之語相當謙恭。
拓跋燾讓大臣們討論,都說:“母以子貴,妻隨夫爵。沮渠牧犍的母親應稱為河西國太后,武威公主在北涼只應稱作王后,在京師則仍舊稱為公主。”拓跋燾說這樣最好。
這完全是一場政治婚姻,夫妻同床異夢,感情薄如一張紙,勢必註定了武威公主一生的不幸。
武威公主的到來,給李敬受皇后帶來的悲傷和痛苦是巨大的。武威公主很快便取代了她北涼皇后的位置,可見公主的婚姻就是國家的勢力,是以政治砝碼來衡量、維繫的。
李敬受雖然是沮渠牧犍的髮妻,但已是昔日的公主,國滅族散,失去了依靠,連宋繇這樣的至親重臣,對保護自己侄女的皇后之位都無能為力,她還指望誰吶?武威公主這一邊的砝碼的重量,她是清楚的。李皇后理解沮渠牧犍的難處,北魏的態度,就是北涼的生死。她必須得讓位,為了取得主動,以免難堪,李皇后徵得母親尹夫人的同意,上書沮渠牧犍,辭皇后位。沮渠牧犍果然懾於強勢,假惺惺安慰幾句,很快便封拓跋氏(武威公主)為正妻,即皇后位。沮渠牧犍還不算薄情,把李敬受安置於酒泉,這也是她們故國的首都啊!這是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給予她們唯一的溫情。她們可以在亡國之日,到李的墳塋薄祭一壺濁酒了。同年年底,尹太后只好和女兒辭別宮闕,一起搬到酒泉居住。
故國敗亡,宮廷失意,舊宮傾圮,觸景傷懷。李敬受心情鬱悶異常,不久就悽慘的死去。
她的母親尹夫人撫摸著她漸漸冰涼的屍體,卻大悲無淚,不曾慟哭,說:“你國破家亡,今天才死,太晚了。”武威公主當上北涼的皇后以後,不改公主秉性,對國家大事又顯得過於熱心,這也是她和親的任務之一,引起了沮渠氏人的非議。但沮渠牧犍出於對大國的敬畏,對武威公主表面上還說得過去。時間一長,沮渠牧犍對武威公主就有些膩味了。畢竟武威公主姿色平平,又脾氣火暴,仗著是大國公主,也不把沮渠牧犍放在眼裡,動不動就喝五吆六的。沮渠牧犍本就是獵豔高手,從前荒淫慣了,想和哪個女人睡覺,完全取決於自己的興趣,現在卻要受武威公主節制,慾壑難填,哪受得了這口鳥氣。
→虹→橋→書→吧→。
第49節:毒殺皇后
毒殺皇后
拓跋燾雖然派武威公主到北涼去做臥底,但也未嘗不想讓他寵愛的妹子武威公主過上幾年風光的皇后日子。卻不料武威公主一入北涼就陷入了感情糾葛的漩渦之中,幾乎遭到滅頂之災。
沮渠牧犍不久就和自己妖豔的寡嫂李氏打得火熱,這李氏天生妖嬈,精於房中術,勾得牧犍魂魄出竅,不能自持。兩人成日在一起翻雲覆雨,大亂人倫。這還不算,他的幾個兄弟沮渠無諱、沮渠安周等也紛紛效仿,三個人輪流上陣,都和她相好。沮渠牧犍也不介意,甚至兄弟三人,公然和李氏作連床之戲。沮渠牧犍如此荒唐,自然冷落了武威公主。
武威公主覺察後,傷心萬分,把沮渠牧健罵了個狗血噴頭。武威公主還不解氣,一定要叫沮渠牧犍殺了李氏方肯罷休,但效果卻適得其反,不但使沮渠牧犍產生了逆反心理,與李氏打得更加火熱不說,相反,李氏也絕非善類,知道後恨得咬牙切齒。她因有沮渠牧犍兄弟撐腰,愈益跋扈,根本不把武威公主放在眼裡,聯合宗室勢力擠對她。
武威公主把李氏看作眼中釘,李氏也把武威公當作肉中刺,都欲拔之而後快,就看誰出手快了。李氏人緣比武威公主要好,在宮中又廣結納,根基深厚。為了能長期和沮渠牧犍廝混,她與沮渠牧犍的姐姐密謀,買通服侍武威公主的小宮女,在武威公主的飲食中投下殺人的毒藥。企圖毒死她,好以後清清靜靜地過剩下的快活日子,真是人有色膽比天大。
如果按正常的藥量,武威公主必死無疑。可那些日子武威公主為鬥不過李氏而焦心煩躁,時刻盼望著北魏的使臣到來,好讓孃家人來為她出氣。因此,食慾不振,每次都是草草地撩撥幾口,敷衍宮女。就這也很夠嗆,畢竟藥性奇毒,雖無性命之憂,但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