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姚文元傳 > 第20部分

第20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夭壽了,我在遊戲養了個修真女友網球鬼才:我的打法有億點點強星鐵:小判官身邊的傀儡師eva:從龍族歸來的碇真嗣輻射海求生,從小木筏到黑珍珠號HP就你叫伏地魔?黑魔王?這也不夠黑啊區區如懿,打就打了港片:拿王炸開局,專嚯嚯女神第五人格:各自安好火影:從百分百完美虛化開始!入住黃金庭院後,愛莉拉我直播女扮男裝後,我被校花瘋狂表白風流短跑之神時空中的深情魯魯修凌駕於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網遊之熟女陪我上青雲穿越戀歌:上官與夏侯【HP】布萊克家族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

發揮他的特長,多寫些文章。作為我們的喉舌。”

“你說得對。”柯慶施很少當面表揚別人,這一回誇獎了張春橋。

“以後開市黨代表大會,可以安排他當個市委委員。”

張春橋又補充了一句。

“行,就這麼定。”柯慶施說道。

很快,《解放日報》總編魏克明、副總編王維接到了來自上面的通知:姚文元擔任《解放日報》編委兼文藝部主任,但文藝部具體工作可由副主任李家健負責。

從此,姚文元成為文壇上的一位“巡察使”。他被視為有“來頭”的“文藝批評家”,他的文章被視為有“來頭”的文章——雖然他的文章未必都是體現“上頭”來的意旨,他也樂於狐假虎威,仗勢欺人。

他,再不是當年他自己在《論“知音”》中所宣稱的:“批評家應當成為作家的知音!他不是高高在上給作家打分數的教師,他應當成為懂得作家的心的摯友和諍友。”

他,已成為高踞於作家頭上以鳴鞭為職業的總管!

“姚文元=棍子”,不僅許許多多作家如是說,而且千千萬萬的讀者也如是看。

半是諷刺,半是忿懣,人們稱姚文元為“搖棍子”!

在報紙上出頭露面的是姚文元,在當時很少有人知道幕後指揮是張春橋。

偶然,有一回姚文無洩露了天機:

姚文元到《解放日報》上任之後,在“朝花”副刊版上開闢“文壇漫步”專欄。積極的投稿者之一,便是徐景賢。

徐景賢接連在“文壇漫步”專欄裡發表了《冷酷的觀眾》和《搖頭派》兩文。石錚則寫了《何懼於搖頭》,對徐景賢的文章表示了不同的意見。

姚文元見到石錚,用近乎恫嚇的口氣說道:“‘文壇漫步’有個作者座談會,景賢也參加的。春橋同志經常給我們指示,對我們很有幫助。景賢寫的短文,春橋同志是看過的。”

姚文元的話,明明白白地把後臺老闆說了出來:張春橋不僅給他們“指示”,而且還審看文章!

第八章 幾番論戰

“出氣簡報”大罵姚文元

一九六二年,春回大地,和風吹拂。中國的政治氣候轉暖,變為寬鬆。

“大躍進”的鑼鼓緊敲了四年之後,總算歇一歇了。

一九六二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擴大的工作會議。參加會議者達七千多人,於是便稱“七千人大會”。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報告,指出:當前經濟困難的原因,除了由於自然災害造成農業歉收以外,“還有一條,就是從一九五八年以來,我們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在會上,毛澤東就前幾年工作中“左”的錯誤,做了自我批評。

三月,周恩來、陳毅專程前往南方,出席了文化部、中國劇協在廣州召開的話劇、歌劇、兒童劇座談會。這個會議後來被稱為“廣州會議”。周恩來作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指出“十二年來,我國大多數知識分子已有了根本的轉變和極大的進步”,指出我國絕大多數知識分子是屬於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陳毅快人快語,明確提出了“應該取消‘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帽子”,“戴上無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帽子”,亦即“脫帽加冕”。

四月,經黨中央批轉的文化部黨組和全國文聯黨組提出的《關於當前文學藝術工作若干問題的意見(草案)》(即著名的《文藝八條》)下達了,明確指出要糾正“對一些文學藝術創作所進行的簡單粗暴的批評”。

“翻譯”成通俗、明白的語言,那“簡單粗暴的批評”,亦即“棍子”。

四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加速進行黨員、幹部甄別工作的通知》,指出:“凡是在拔白旗、反右傾、整風整社、民主革命補課運動中批判和處分完全錯了和基本錯了的黨員、幹部,應當採取簡便的辦法,認真地、迅速地加以平反。”

一次次會議,一份份檔案,不斷地加溫。上海,開起“出氣會”來了。

什麼“出氣會”呢?

“白天出氣,晚上看戲。”上海的知識分子之中,流行著這麼句口頭語。

“白天出氣”——那就是出席“出氣會”,吐出積壓在心頭的悶氣、怨氣、怒氣。

“出氣會”規定了“三不”,即“不抓辮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為了體現“三不”精神,規定會議不作記錄,讓大家“敞開出氣”。

如此“敞開出氣”,放出來的是重要的“氣”——平常聽不見的聲音。“上頭”很想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玄門詭醫無上修真傲天鬥神重生-棄妃也瘋狂重生之生活是美好的逼上龍榻-野妃難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