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1/4 頁)
崖業墓飠嶽�貳�
東征陣亡烈士墓園初建時,正值國共兩黨合作為革命共同奮鬥的時期,兩黨精英同集軍校,為統一和鞏固廣東政權誓同生死,衝鋒陷陣,並同眠在這裡。東征烈士墓園,可說是難得的國共兩黨英靈共葬的墓冢。
21世紀初,有一群中學生參觀東征陣亡烈士墓園後有感而發,寫下“雛鷹之情”:我們遠遠地瞻仰著——雄偉的大理石基座和碑身,將戰旗和軍帽鑄成了永恆。來到這裡,尤感地火熊熊,燃燒著新一代青年的愛國之情。歷史車輪駛越黃埔,昔日風雲捲過軍校,但對我們來說,生活依然繼續,而且揹負著歷史的責任——傳承愛國主義。
建立在全島制高點上的北伐紀念碑
北伐紀念碑,是黃埔軍校師生為緬懷在北伐戰爭中犧牲的軍校將士而修建,坐落在黃埔長洲島平崗侖頭山頂上,這裡是全島的制高點。花崗石紀念碑高達10米,呈方錐臺形,正面刻“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學生出身北伐陣亡將校紀念碑”。碑的主體東、西兩面分別刻有“捐軀救國”、“為民犧牲”等字樣,碑座四周刻有立碑記事及北伐中陣亡的曹淵等351位黃埔軍校學生的名字。
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學生出身北伐陣亡將校紀念碑之二(2002年攝影)北伐是軍校總理孫中山的遺願。1926年,東征戰役勝利結束後,隨後開始的是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的北伐戰爭。6月5日,國民黨中央臨時會議透過了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案,廣州國民政府任命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副校長李濟深為總參謀長,教育長鄧演達為總政治部主任。7月4日,國民黨中央臨時全體會議透過並發表《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宣言》,向全國軍民宣佈出師北伐,打倒軍閥,統一全國。7月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市東校場舉行北伐誓師大會,北伐戰爭正式開始。黃埔軍校師生為完成孫中山北伐中原、統一全國的遺願,積極參加北伐戰爭。軍校許多負責人出任國民革命軍的重要職務,第1至第3期畢業的軍校學生大多數擔任北伐各軍將領和戰鬥骨幹,軍校第4期政治大隊、第5期入伍生炮兵團、工兵營、迫擊炮連、無線電信隊、交通工程隊、憲兵營等都隨軍出征。北伐軍三路均先後告捷,飲馬長江。他們英勇戰鬥,出師不到10個月,便從廣州打到武漢、南京、上海,掃蕩中原,席捲大半個中國,殲滅了不可一世的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的幾十萬大軍,寫下了光輝的篇章。黃埔軍校師生在北伐戰爭中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為國捐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北伐戰爭的勝利。
為緬懷軍校烈士功績,告慰軍校先烈英魂,黃埔軍校決定在烈士母校附近修建北伐紀念碑。紀念碑於1928年2月開始修建,1929年建成,由代校長何遂主持建成。何遂撰寫碑文:“平崗之石齒齒兮,黃埔之水淙淙;屹豐碑以萬世兮,將以重紀於無窮”。碑座的東、西、北3面刻有北伐陣亡的獨立團第1營營長曹淵等351位黃埔軍校學生的名字。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以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失敗而告一段落,因此,紀念碑上所刻記的烈士名單也就有選擇。大部分共產黨員烈士的名字未能刻記下來,造成了永久的遺憾。紀念碑後曾又被破壞,碑上文字全部用水泥填平。1984年4月之後,經多次維修,恢復了原貌,供人們參觀瞻仰。
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團在汀泗橋戰鬥中繳獲的部分武器
站在紀念碑的平臺遠望,滾滾珠江,萬頃沃野,無限風光盡收眼底。數平方公里的長洲島上,高樓林立,車輛穿梭,呈現著一派勃勃生機。潔白的碑身,挺拔於蔥綠的松柏林中,與藍天相映,昭示著黃埔軍校國共兩黨師生“為民犧牲”的壯舉。環視全島,也不由使人由衷歎服孫中山先生選擇此處為培養革命軍事力量發源地的眼力。
袖海亭——駛上陸地的“中山艦”
“袖海亭”是廣州黃埔島上的一處風景名勝史蹟,建於江邊小路上,是1925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避難珠江口“永豐”艦,再舉戰旗,留下的一處紀念建築。這座蕭瑟江風中巍然挺立的飛簷拔柱的亭子,曾深深印記在黃埔軍校早期畢業生的腦海中。
1922年6月16日,廣東軍閥陳炯明叛軍圍攻總統府,孫中山避難停泊在珠江上的“永豐艦”,等待北伐援軍回師廣州,與叛軍相持50余天。在這一期間,“永豐”艦曾錨泊黃埔長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編《黃埔軍校》封面洲島水面,也就是兩年後由孫中山親自建立的黃埔軍校門前附近,歷盡艱險。兩岸的叛軍曾數十次向“永豐”艦傾瀉無數炮彈,奇怪的是炮彈從未落在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