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的,穿著很講究——高高的衣領,黑色的外套,一副夾鼻眼鏡——在這個亂哄哄的小鎮上,是一個頗為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受波特蘭市的幾個投資者的委派,來康敦開辦一家藥店。但是,他顯然對在這裡看到的一切很不滿意。
有人告訴他,康敦是一個繁榮的地區商業中心,但此時呈現在他面前的卻是一個尚待開發、髒亂不堪的鄉村小鎮——在空蕩蕩的佈滿塵土的街道旁邊,只有六幢粗陋的木頭房子,其中有座房子還未造好,此外還有一些散落在各處的小屋,一條公用的水槽。雞在路上用爪子刨土覓食,成群的蒼蠅嗡嗡亂飛,野狗悠閒地跑來跑去。走出大街,就是麥田和沙漠,沒有綠樹,沒有河流和湖泊,也沒有其他城鎮。映入眼簾的是空曠的天空和塵封的大地,耳畔迴響的是呼嘯的風聲。
這裡的景象使人大為失望,不過,他來這裡的目的不是觀光旅遊。他馬上出發去巡查預定設店的地點。在赫爾曼·鮑林到來之前,康敦僅有的幾家“藥房”只是些鋪面簡陋的小店,店主都未受過專業訓練,出售大批五花八門的秘方成藥。很多藥品人畜通用,其中不少對治病毫無作用,有些甚至還會危及生命。除此以外,不時有些江湖醫生到農村地區來舉辦巡迴藥展,在他們的馬拉貨車上叫賣那些據說能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醫生們抱怨治病沒有好藥,公眾也對無用而昂貴的秘方成藥忍無可忍。在強大的公眾壓力下,俄勒岡州從1890年開始立法管理。一些信譽好的藥店店主組織起同業公會,對會員進行行業監督。20世紀初,俄勒岡州藥業公會正式成立。波特蘭市的一批投資者瞅準了這個賺錢的大好機會,在一些迅速發展的城鎮裡,開設由註冊藥劑師經營的品種齊全的藥店,打垮那些專賣非處方藥的小店,壟斷藥品市場。在他們眼裡,康敦是一個測試市場行情的恰當地點,而赫爾曼·鮑林就是他們所需要的那種能使企業騰飛的人才。
赫爾曼·鮑林還很年輕,但他在波特蘭地區已頗為有名,人們公認他是一個訓練有素、聰明勤奮、討人喜歡的藥劑師。他的父母是德國移民,從紐約西遷而來,落戶在波特蘭市南方小鎮奧斯維加。鎮上有當時落基山脈以西地區最大的冶煉廠,良好的就業機會把赫爾曼·鮑林的父母吸引來到此地。在他們西遷途中,曾經停留於密蘇里州,並在那裡生下了赫爾曼這個兒子。赫爾曼少年大志。他在十年級時就離開了學校,拜奧斯維加鎮的一個藥劑師為師,學習合成藥物的技術。
在那個年代,製藥雖然是一門科學,但還停留在手工作業的水平上。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時,美國還沒有合成醫藥工業,也沒有食品和醫藥管理局,對藥品的純度和質量幾乎沒有什麼明確規定。那些優秀的製藥師,憑藉對自己產品質量的榮譽感,在技術上嚴格要求,精益求精。赫爾曼從他師傅那裡學到不少東西。師傅告誡他說,藥品涉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藥劑師責任重大,做藥時不可兒戲。配方必需考慮周到,稱量必須毫釐不差。赫爾曼在師傅的引導下,努力學習,刻苦鑽研。他把美國藥劑師協會編纂的《美國藥典》視作自己的聖經,天天研讀。從這本書中,他學會了怎樣分析嗎啡,怎樣釀製藥酒,怎樣合成芥子搽劑以及怎樣榨取玫瑰糖漿。他還學會了怎樣從野生櫻桃、可可、蒲公英、罌粟等植物中提取活性物質製作藥丸、油膏、配劑和潤膚油。
赫爾曼擅長這一行,他技藝精堪,又富於同情心,因此,他很快成為全城的驕子:當奧斯維加的醫生有事離開時,病人往往會在街上攔住這個十幾歲的小夥子,向他求助,請他診斷開方。19歲時,他就來到波特蘭市,在幾家最大的藥店尋求更大的發展。隔了沒幾年,他就受人之託,去康敦鎮開辦藥店。
康敦鎮上的人由於這個新來的藥劑師而興高采烈。當地的一家週報盛讚鮑林“醫生”是一個“可信賴和富有經驗的註冊藥劑師”——這跟那些推銷秘方成藥的小販是完全不一樣的。赫爾曼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以不辜負大家對他的讚譽。儘管他的父親是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民和鐵廠工人,但是他透過努力,已經成為一個事業有成的專業人士了。他敞開店門勤奮工作,很快就以誠實的經營作風和高超的技術聞名於醫藥行業。他贏得了康敦鎮眾多居民的青睞,特別引起了未婚姑娘們的追慕。來了像赫爾曼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單身漢,的確使她們興奮不已。
這種情況特別發生在康敦鎮的開創者、商人和律師萊納斯·威爾遜·達令的家中。達令一共有四個女兒,他將她們稱之為“四朵金花”:戈地·維多利亞,露西·伊莎貝莉,埃斯特拉·瑪莎和伊麗莎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