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頁)
延地擴充我們的X射線實驗室。”
鮑林又一次顯示了強烈的競爭意識,他感到又要與布拉格展開一輪競賽,而這次是為了更大的獎項而競爭。他不無憂慮地看到布拉格研究小組有很大的獲勝機會。“我擔心我們會輸給英國對手,”鮑林寫信給科裡這麼說,並在信中描述了佩魯茨等人關於蛋白質結構的研究成果,“他們已經開始觸及問題的核心,並正在想方設法取得突破……我認為他們取得了十分驚人的進展。”作力對策,鮑林要求科裡改變研究的策略。他看到英國人利用蛋白質消化酶把蛋白質大分子分裂成中型分子——由大約26個氨基酸分子串成,這樣大小的分子更加適宜於作X射線分析;他因而要求科裡做同樣的事情。科裡有很強的敬業精神,他回信這樣答覆:“我急不可待地希望立即投入蛋白質研究,我想跟英國人好好地比一比。”
在餘下的那些日子裡,鮑林一家在英國過得很愉快。琳達和彼得喜歡他們的學校,同時也喜歡結交新朋友;克萊林在倫敦德雷根小學的拉丁語測驗中取得了第一名,使大家吃了一驚。鮑林繼續在牛津講學,直到春季結束。5月份,他得到了洛克菲勒基金會批准給他70萬美元資助的好訊息。這筆資助用於他和比德爾的宏大合作專案: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開展蛋白質結構和其他問題的研究。6月份,他和愛娃在牛津跟孩子們和其他朋友一起慶祝他倆結婚25週年。
7月份,鮑林在阿姆斯特丹一次大型科學會議上報告了自己關於金屬結構的新設想。他在黑板上寫滿了資料,然後自己躲到黑板後面講話,逗得與會者開懷大笑。一天鮑林走在阿姆斯特丹的大街上,看到一個婦女的外套被夾在電車的門縫裡,人被電車拖著跑。他立即從後面追上去,一面扶起這個婦女,一面猛敲車門,直到售票員停下車子鬆開她為止。鮑林表現出的天不怕地不怕的莽撞脾氣給朋友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鮑林全家接著到了瑞士,後來又再到法國過了兩個星期。在此期間鮑林從巴黎大學又得到了一個榮譽學位。
到他準備返回加州理工學院的時候,鮑林腦子裡已充滿了新的設想。離開美國的這段時間,使鮑林有機會與歐洲最優秀的科學家進行交流並受到啟發,也使他能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一些問題。用價鍵理論處理金屬鍵的思路,關於蛋白質螺旋結構的設想,均使他感到滿意;對於與馬利肯的辯論,他自己的感覺也挺不錯;他的腦了裡充滿著其他設想,卻急需驗證。他在給科裡的信中這麼說:“我覺得這次花這麼長時間出國訪問是非常值得的,這裡的環境有利於我思考問題並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訪問歐洲的成果在他回到帕薩迪納以後開始表現出來了。在幾個月時間裡,他寫出了一系列論文,這些論文總結了他的互補性理論以及他在巴黎報告過的金屬結構新理論;進一步論述了抗體的作用,氫化鈾的結構,纖維性硫的穩定性,雙價氧的鍵能以及血紅蛋白的結構,X射線對果繩的作用,等等。文章所涉及的主題從科普性的“今日世界與化學”到專業性非常強的“類胡蘿蔔素的順、反異構性”,分別發表在法國、德國、英國和美國的雜誌上。從1948年到1949年的兩年內,他發表文章的總數達到創記錄的30篇。
在這些數目眾多的論文中,有一組文章特別引人注目。這組文章報告了鮑林領導下的研究鐮狀細胞貧血症病因的小組所取得的成果。
得到這個結果並不容易。鮑林的看法是,變異的鐮狀細胞血紅蛋白之所以在脫氧後發生結晶現象,是由於細胞的結構發生了變化。然而在很長的時間內,從醫學博士轉過來研究化學的青年學者依泰諾(鮑林在1946年秋季指派他研究這個問題)卻找不出正常人的血紅蛋白與鐮狀細胞貧血症患者的血紅蛋白在結構上的重要區別,它們有相同的細胞重量,給出相同的酸基滴定曲線。由於鐮狀細胞血的供源很難找到,因此他的研究進度就更緩慢了。所有的鐮狀細胞貧血症患者均為非洲裔美國人,他們大多住在美國南部,在加州難得有幾個病例。開始時鮑林和依泰諾嘗試與洛杉磯黑人社群的醫生達成協議,取得少量的血樣;後來有一陣他們勸誘病人直接來加州理工學院供血,付給他們少量酬金。最後鮑林在路易斯安那的圖萊恩大學找到一個醫生,他可獲得大量的這類血液並能滿足鮑林的全部研究所需。
一旦擁有充裕的血源,鮑林就讓依泰諾觀察不同的化學藥品對鐮狀細胞血紅蛋白的影響。依泰諾的研究證實,氧氣在發生鐮狀形變的過程中發揮著作用,在一定幅度內減少含氧量會加速紅細胞的鐮狀化。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他們提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