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8·23炮擊金門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家有邪神初長成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籃球夢之揮手之間我的番茄日常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病弱幼崽?不,是世界天災!世界第一天才神奇寶貝:神奧開始【後續】快穿:戲精大佬又去拯救男主啦快穿之攻略了男二怎麼辦韓隊點名要你,刑警新星別想走掙脫綠空變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賣核彈海島求生:我能召喚海賊人物獲得槍神祝福的我,竟變成了女生全點悟性?當然要學遍天下武學火影:系統認錯主角後我覺醒了!傾盡天下攜手山河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歐希樂斯的日記

岸永遠陽光普照!

願兩岸炎黃子孫美夢成真!

是為序。

劉白羽

1997年11月

引子·為了戰神不再光顧

公元十二世紀,世界第一具用火藥發射金屬爆炸彈的“震天雷”在中國誕生,從此,炮,作為一種威力空前強大的管狀兵器,登上了戰爭舞臺。經過數百年進化發展,炮家族興旺不衰,以其火力強、射程遠、射擊精度高、機動效能好等諸多優勢,始終是常規戰爭中殺傷敵人的骨幹力量,有過難以勝數的精彩表演。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紅軍的數千門大炮為奪取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最高統帥斯大林撫摸著一門功勳炮欣慰感慨地說了一句:此物真戰爭之神也!從此,“戰神”,遂成為大炮壯美形象的代名詞。

1958年8月, 戰爭之神降臨臺灣海峽,風頭十足唱了一場大戰的主角。曾在湘軍中擺弄過三天迫擊炮的毛澤東,和曾任日本新瀉縣高田鎮陸軍第十三師團炮兵第十九聯隊候補士官的炮兵高材生蔣介石,此番有了機會,各操數百門火炮,隔海對射,切磋炮技,無吝炮彈,痛哉快哉。戰爭之神怒發神威,遣狂風而推巨浪,移高山而填瀚海,在一部悲歌如泣溯水行舟的中國當代統一史中,鐫刻下花崗岩般不會風蝕的篇章。

有感於1958戰神的偉力,四年前,我開始草撰本部書稿。

有朋友驚詫,用異樣的目光審視我:你這人怎麼了,神經有毛病?如此的不識時務!兩岸關係緩和到目前的程度,不容易呀,還重提過去的不愉快乾啥?難道你信奉戰爭拜物教,希望戰神的幽靈永遠在臺灣海峽徘徊?

我笑:我不過在追憶複述關於戰爭之神的一段往事而已。它會否再次降臨臺海,與我的這篇文字風馬牛不相及。你以為我不寫,它就不會再來?

我非先知,但不幸言中,筆拼途中,臺灣領航人執意掉舵轉向、欲把寶島帶往叵測危殆境地之企圖,激怒惹惱了全世界存良知有血性的中國人。戰爭之神以它最尖端的發展形態——導彈,再度光臨。它被迫點火,沖天一躍,又以極其準確漂亮的入水,給了全世界一個不小的驚愕。這一回,它其實還算不得真的發功作法,只算顯身亮相,讓無視它的人不可繼續無視它的存在。然而,即便彈頭不裝藥,也已經把臺海虛假平靜的外衣剝去,沒有爆炸的衝擊震撼竟比1958的爆炸還要威猛還要強烈,

我還注意到了,與此同期,戰爭之神在別幾處地方的表演可都是彈頭裝藥絕對玩真的。蘇聯解體、華約崩潰,“民主化”一旦走火入魔,便導致注射了嗎啡般躁動狂熱的“民族化”,原本完整的版影象蛋糕,被切成若干小塊後仍不過癮,還要繼續往下切。和平的餐刀已很難切得公平,於是便求諸戰刀切。戰神無理性地濫施功力,硝煙一口口吞噬了波黑數十萬人的性命和數百億美元的財富,爆炸把好端端一個昇平的車臣夷為廢墟。臺灣有人說:分疆裂土已成當今世界的“新潮”。我說:人類購買這“時髦”要花大價錢。君不見,把戰神請進家門的肇事者們不是死於精確制導的炸彈便是在國際法庭的通緝下狼狽藏匿, 他們的悲劇恰在於當上了民族“英雄”的同時,亦淪為了民族的罪孽。

詭譎莫測的臺海局勢如高標水泥強固著我內心的責任感,動盪不安的國際局勢更像時時抽響的鞭子喝令我不許停歇。 上了“賊船”的我已無奈,只能於8小時本職工作之外繼續振作努力。1500個日夜,總計行程數萬裡,走訪了百十位事件親歷者,查閱了浩如煙波的各類資料,史海鉤沉,兵林覓蹤,剔偽存真,去粗取精,聞雞起筆,暮鼓方歇,賠上了幾乎所有雙休節假日,以老愚公為光輝榜樣每日爬格不止,終於,給1958年的戰爭之神勾勒出一幅粗線條的素描像,也給自己生命的一個片斷打上了可供讀者、後人咀嚼品評的句號。

令我欣喜的是,書稿完成,付排校對時,我先到臺灣,又到了金門。雖然時間短暫,腳步匆忙,但畢竟得以近距離觀察筆下的另一部分國土,償付了宿願。

臺灣不愧為“美麗島”,花團錦簇,翠綠欲滴,山高海闊,水藍天青,像一個放大了的花籃或盆景。臺灣也稱得上是“富庶島”,繁華的街市,琳琅的商品,川流的轎車,如林的樓廈,無一不在展示“小龍”體態的豐映。臺灣更是月圓天倫的“溫情島”,草坪爺孫,黃昏情侶,笑語師生,相攜母女,絲絲溫馨入畫來,輕風拂拂愛意融。臺灣的發跡、騰達以及與此相適的安逸、滿足得益於和平,近50年來,她雖然處於戰神時刻將至的擔憂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為君愛與時光經年不遇絕命遊戲主動快樂噬魂天下放過地球吧他還是個孩子[綜影] 作者:衿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