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4/4 頁)
海牙協議是萬萬違背不得的呀?兩位老先生以為主席同意了他們的意
見,連說,是的是的,違背不得,違背不得!毛主席便愉快地俯仰大笑。
最後,毛主席作總結:老先生們的意見很好,很可貴,使我們可以從另外
的角度多想一想。但是,研究來研究去,海牙協議不是聖旨,還是不能按
海牙協議辦,我們的領海線還是擴大一點有利。從各方面判斷,仗一時半
會兒打不起來,我們不願打,帝國主義就那麼想打?我看未必。一定要打,
我們也不怕,在朝鮮已經較量過了,不過如此,要有這個準備。
主席一講話,兩位老先生也就想通了。他們很激動,劉澤榮興奮得一
個晚上沒睡成覺。他說,我這一輩子有兩件最大的榮譽,第一件是十月革
命後,我作為中國外交使團代表到過蘇聯,見過列寧,和列寧握過一次手。
這一次毛主席邀請我參加領海線的決策,這是國家民族的一件大事,我這
輩子算沒白活,心滿意足了。
1964年,毛澤東在武漢東湖對雷英夫說:我的戰略思想既複雜又簡單,就是四句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簡言之,不打吃虧仗,要打就打殲滅戰,可前提是必須做到知彼知己。
長期在毛澤東身邊鞍前馬後地幹,雷英夫深深感到,毛澤東作出重大決策之前,在“知彼”上所下的功夫,沒有任何人可以相比。
美軍在朝鮮仁川登陸。毛澤東問雷英夫,麥克阿瑟是張飛性格,一觸即跳呢,還是司馬懿性格,老謀深算,忍辱負重,給件女人衣服也能穿呢?雷英夫回答:張飛性格,驕橫跋扈,好戰分子。毛主席說,太好了,我就喜歡他是個張飛,越倔越好,越好戰越好。於是,佈置奇兵,突然出擊,把麥帥打個措手不及。
1962年,中印邊境局勢驟然緊張,毛澤東問雷英夫:我有一個問題未想通,我們一讓再讓,尼赫魯為什麼非打我們不可。雷英夫講了五條理由。前四條,毛澤東都搖頭:講得都對,但沒有解決我的問題。雷英夫說:第五條,中國有句俗話,咬人的狗不叫。尼赫魯認為中國的政策是隻叫不咬,絕對不敢打他,所以放心進兵。毛澤東拍著巴掌叫好:講得好,這下解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