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強,一些重大事件的年月日、來龍去脈,人物細節記得清清楚楚。而且,思維敏銳,條理清晰,論點鮮明,富有激情。屬於你剛剛出個題目,便能滔滔不絕順理成章說開來這一類。這是精明機智的高階幕僚人員共有的特徵。說到興奮處,常常輔以生動的手勢,開懷大笑。
時光,可以銷蝕一個人的肌體,卻難以衰老一個人的聰慧。我似乎明白了,為什麼長期以來,總參作戰部部長、周恩來的軍事顧問、毛澤東的軍事高參是他雷英夫,而不是張三李四。
炮戰期間,我一方面研究作戰,一方面根據毛主席和軍委指示,研究
中國的領海線問題。
中國海岸線,長啊。北起鴨綠江口:南達廣西北海。綿亙蜿蜒,遙遙
萬里,竟從未提出過自己的領海界線,成何體統!
你可以把賬算到皇帝老子、袁世凱、蔣委員長頭上,講他們沒幹好事、
窩囊、腐敗。但現在是新中國了,如果連自己國家的宅基院牆都搞不清在
哪裡,講不通了。對子孫後代不好交代呀。
美國兵艦在你的大門口晃來晃去,高興了還打幾炮。日本現代化的漁
船到你的漁場轉一圈,把你的魚蝦抓得也差不多了。你提抗議,人家閉起
眼睛裝聾作啞,你又有什麼法子,你連個法律依據都沒有嘛。
國際上有個海牙協議, 以3海里為領海線,由來是十八世紀末,大炮
的射程約為3海里, 西方國家就採用以海岸炮臺的有效射程距離為領海的
寬度。西方要求各國遵守,這對他有利,明擺著,他的地盤別人沒有能力
去也不敢去,別人的地盤他的艦隊卻可以隨便去。許多國家認為這不公正,
蘇聯就宣佈12海里。印度尼西亞、印度和許多非洲、拉美國家也持此態度。
最寬的是智利,150海里,他有個大漁場,利益所在捨不得丟掉。
我們論證了好久,準備按12海里宣佈。估計不會引起太大的國際麻煩,
也在我國防力量的有效保護之下。有了這個東西,我們打炮就更加名正言
順,理直氣壯嘛!
3+9=12,比海牙的規定多了9海里,這道加法題可不簡單,一宣佈,
將震動世界, 也是要擔點風險的。毛主席、周總理格外慎重。8月30日,
我接到通知,要我立即到北戴河去,向主席、總理當面彙報。
1938年,最高理想是考進鐵路當個扳道工的雷英夫,為生活所迫,受革命感召,當了八路軍。他沒有想到那個膝蓋上打著補丁,到延安抗大親授戰略學的教員,就是大名如雷貫耳的毛澤東。更沒有想到,所有學員的課堂筆記,毛澤東都要一一過目。批閱中,毛澤東眼睛一亮:誰的?記得全,字也寫得蠻工整。我的。叫什麼?雷英夫。多大了?十八歲。毛澤東微笑著點點頭記住了他。自然,當時還想不到,這便是得到最高統帥賞識,從而接觸核心機密,參與重大決策的開端。
他生平第一次從毛澤東那裡聽說了“戰略”這個詞,以後養成了習慣,辦事先想明白,主席的戰略是什麼?怎麼去實現?
奉召同行的有外交部部長助理喬冠華,顧問劉澤榮,周××。喬老爺
用不著介紹了,日後的外交部長,當年也是響噹噹的少壯派。劉澤榮、周
××都是民主人士,國際法方面的老前輩,中國第一部《中俄字典》就是
劉老先生主持撰寫的, 9月1日、2日連續兩天在毛主席北戴河別墅小會議
室開會。主席、少奇、總理、彭總和新任總長黃克誠都來了。
毛主席召集這個會議,主要想在作出重大決策之前,再聽聽各方意見,
尤其在國際法方面,不要有大的紕漏。他說:我是軍事大學戰爭系畢業的,
不大懂法律,今天請來了專家,希望暢所欲言。
我彙報領海線論證過程和結論。喬冠華對待發的新聞稿作了說明。兩
位老先生是大學問家,對各種國際法特別是海牙協議瞭如指掌、滾瓜爛熟。
他們引經據典,堅決主張領海線為3海里,理由就是一條,不能搞得太寬,
如果宣佈12海里,搞得不好要打仗。毛主席專注地聽,不時提一些問題。
有一個情節我記得很清楚,毛主席裝作很吃驚的樣子逗兩位老先生:這麼
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