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8·23炮擊金門 > 第54部分

第54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家有邪神初長成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籃球夢之揮手之間我的番茄日常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病弱幼崽?不,是世界天災!世界第一天才神奇寶貝:神奧開始【後續】快穿:戲精大佬又去拯救男主啦快穿之攻略了男二怎麼辦韓隊點名要你,刑警新星別想走掙脫綠空變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賣核彈海島求生:我能召喚海賊人物獲得槍神祝福的我,竟變成了女生全點悟性?當然要學遍天下武學火影:系統認錯主角後我覺醒了!傾盡天下攜手山河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歐希樂斯的日記

挺住,一定要挺住!快,再快一點!他成功了。

上了公路,人就完全暴露在敵火之下。他必須儘量彎腰弓背壓低身體,但身體越壓低,揹人就越累,受傷的身子和腿就越痛越吃不消。但沒有別的選擇,只有拼足了最後的氣力往前跑。他一步一晃,忍痛穿過公路和水溝,往隱蔽部一尺一尺移近。

防炮洞終於出現在面前,早已精疲力竭的他只覺天旋地轉,腳一軟,俯跌在洞口外邊,手仍牢牢抓住壓在背上的指導員。他頑強地抬起頭來,想喊洞裡面的人出來幫忙,但只能大張著嘴吸氣吐氣,就是喊不出聲音來。又是敵人的幾發炮彈像鞭子般逼迫他決不能停止,他艱難地扶正了背上的指導員,向防炮洞匍匐前進。負傷的右手、右腳無法用力,他就單靠左手左腳一寸一寸地向前蹬、向前爬……

戰後,團首長說:今天你們連打掉敵人兩個目標算不得奇蹟。一個重傷號救下了另一個重傷號,才算得是一件了不起的奇蹟哩。

拿破崙名言:

戰爭是死神的舞池,敢跳下去與死神共舞一曲者乃真豪傑。

7

對敵有線廣播喊話——這是一個於特殊戰爭環境和條件下方能產生的頗為特殊的“兵種”。

它的應運而生起碼須具備兩個前提:敵我雙方長期穩固的對峙狀態;陣地間隔不十分遙遠,聲音傳遞可使對方聽清楚。

五十年代的金廈海域天設地造般應合了上述條件。

說它為“兵種”,絕對言過其實了。1958年,廈門前指僅在距大金門較近的角嶼、小嶝、大嶝,距小金門較近的何厝、對高山,距大、二擔最近的青嶼設立了若干個對敵廣播喊話組,每組三、五、七人不等。到了六、七十年代有線廣播的全盛時期也不過擴建成一個數十人編制的團級站。

說它為“兵種”,又是恰如其分的。參戰老人們說:1958年,廈門前線整天到晚就是兩種聲音,一種是炮聲,敵我對打;一種是廣播大喇叭聲,敵我對罵。炮聲一停,廣播就喊開了,和北方農村唱對臺大戲似的,可熱鬧了。“廣播戰”與“炮戰”相得益彰,對敵廣播實實在在已融為炮戰的一部分,成為炮戰的一支“方面軍”。

炮戰中,雙方的廣播站均是對方炮兵的首選目標,必欲一炮毀之而後快。無論金門、廈門,“把敵人的大喇叭打啞了”均是作為一項重要戰果往上報告的。同樣,“我們的大喇叭於×小時之內便修復開播”也是作為一項重要成就往上報告的。總的看,廈門方面的廣播雖然也有中斷的時候,但基本沒停;金門方面的廣播雖然也有出聲的時候,但基本是中斷的。

有線廣播在敵人營壘中到底產生了多大功效,無從知曉。但在己方陣地己方炮兵中產生的功效則是巨大的。“我們的大喇叭慷慨激昂,敵人的小喇叭蔫瓜歇涼”,“正義的聲音翻山跨海,反動的呻吟無精打彩”,炮兵們用這樣的話語來表達在精神上氣勢上壓倒了敵人的優越感獲勝感。難怪,有線廣播站的人在炮兵中間持別受尊敬受歡迎,指戰員們親切地稱他們為“第二炮兵”。

“我們確實是一支特殊的炮兵部隊, ” 三十幾年過去,周炳炎老人對我說:“喇叭是我們的炮筒,宣傳稿是我們的炮彈。炮兵有形的炮彈在敵人的陣地上開花,我們無形的炮彈在敵人心裡邊開花。你說,我們算不算特種炮兵?”

在廈門,我用電話把當年“有線廣播”的一撥老人邀集在一起座談,我發現,他們很願意把自己當成參戰炮兵的一員,為自己“特殊炮兵”的經歷而感榮光和自豪。

周炳炎老人——1958年任何厝廣播組組長。轉業前任小嶝廣播站副站長。1993年我採訪他時,他看上去還是一個健康健談的長者,而1995年我著手寫這一章時,他已經與世長辭。我的採訪本上,記著他最後說的幾句話:一生中我能參加對金門的戰鬥,從不後悔,我對得起江東父老,因為我幹工作的動力始終是:熱愛我們的國家,熱愛我們的國土。

張若丹老人——他的履歷表很簡單,1954年即任廣播站編輯組長,1983年退休時仍是廣播站編輯組長。這位當年的“揭蔣評論文章專家”對自己三十年一貫制的職務並不在意,唯一在意的事是,年輕時曾發誓要“與金門共存亡”,現在,他金門還是那個金門,自己已退休,事業已經“亡”了。他說,做了一輩子對臺工作,如果有生之年還看不到臺灣與祖國統一,那才是天大的遺憾哩。

吳世澤老人——1958年的角嶼廣播組閩南話播音員。極左思潮的動亂年代很不情願地轉業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為君愛與時光經年不遇絕命遊戲主動快樂噬魂天下放過地球吧他還是個孩子[綜影] 作者:衿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