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4/4 頁)
一聲悶雷,令人驚愕,在臺灣三軍和社會上不脛而走,隨之怨聲四起,議論沸揚。
臺“國防部”被動已極。空軍總部尷尬不堪。只能以“不證實,不表態,不評論”的態度啞然以對。
五聯隊聯隊長李向陽手足無措方寸已亂,硬著頭皮給部下打氣:
共軍廣播說捉到我們一個人,但卻叫不出名字。後來我們報紙登出張
乃軍犧牲的訊息,共軍才說捉到的叫張乃軍。又弄了個人在廣播裡講話,
企圖搞亂我們。真金不怕火來煉,我們處理還是按照我們的原則。
好個“真金不怕火煉”,李向陽們決然沒有想到,八個多月之後,共軍給臺灣“煉”出來了一個更大的驚愕。
1959年6月30日,新華社釋出訊息:
六月三十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釋放了原蔣空軍五大隊少
尉飛行員張乃軍。張乃軍是去年十月間在我福建前線上空進行騷擾活動時
被擊落俘獲的。他被俘後,受到人民解放軍的寬大待遇。人民解放軍考慮
到他還有親屬在臺灣,根據他的意願,將他放回金門。
中國新聞社則配發了兩張圖片。一圖為張乃軍剛被擊落時的情形:長頭髮、瘦削愁苦的臉孔,穿著破爛的、左臂上打著補丁的、汙穢不堪的美國空軍舊軍裝,手捧的飛行帽上, 竟還印有USF(美國空軍)的英文字樣。另一圖為張乃軍獲釋前的情形:穿著新衣服,喜笑顏開,人已明顯發胖。
某報刊登時還旁題了詩文:
“烈士”並未“成仁”,蔣機確已粉身。
撒謊難掩醜態,自欺焉能欺人。
反應最為熱烈的是港澳新聞媒體,《新生晚報》評論道:
今天的真正“出爐新聞”是中共把俘得的國軍飛行員釋放回金門。中
共這樣出乎意料的行動,將使臺灣感到相當尷尬。臺灣根據判斷,認為張
乃軍已經陣亡,今天他居然回到了臺灣,臺灣在宣傳上實難以自圓其說。
這使臺灣尷尬的事件,非要有大刀闊斧的勇氣來面對不可。
《晶報》則透露:
臺北一位“老前輩”說:“中共不是叫張乃軍生返,而是叫張乃軍送
死。因為,蔣介石生性多疑,恐有滅口之必要。”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