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3/4 頁)
術補助。女社員懷孕以後從事輕勞動,生孩子有產假,工資不會停發……
各生產隊都辦起了公共食堂,但各個社員家裡的鍋灶盆碗,仍然是儲存的,
逢年過節或是想換換口味,可以到食堂領口糧,自己回家料理。我認為公
共食堂的最大好處是婦女的勞動力得到了徹底解放,使她們從鍋臺邊走到
公社的各個工作崗位,在經濟上不再依賴男人了,家庭成員地位真正平等,
相互關係也更加和睦了……
參觀了北京工交展覽,他說:
在冶煉方面,祖國現在以鋼為綱,土高爐、土平爐遍地開花,也有規
模宏大的鍊鋼鍊鐵廠,實行土洋結合,人們全體出動,晝夜不停的在鍊鋼、
鍊鐵。民眾共同為1070萬噸鋼而努力……國家在躍進中,有可能不需十五
年可超過英國,甚至超過美國……
參觀了百貨商店,他說:
王府井百貨公司裡非常擁擠,真是人擠人。商品差不多都是國貨,只
有少數幾樣東西有進口貨。沒有鮮豔的招牌與廣告,看起來很樸素。買賣
還價的風氣沒有了,任何東西都標好了價格,一分錢一分貨,童叟無欺決
不是誇大……
參觀了故宮,他說:
這一處偉大的建築,表現了我們民族固有的建築藝術風格。進了天安
門,從東路開始參觀,皇帝辦公的金鑾殿,我都仔細看過了。然後進入歷
代文物陳列館。從夏商周的化石、銅器、陶器,從秦漢時代到清朝末年的
各種文物真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文物古蹟,被保護得很好。這裡是我
久已嚮往的地方,由此可看到祖先的足跡與其奮鬥的歷史。
走街串巷的閒逛一番,他說:
北京胡同雖小,建築雖舊,可是很清潔,無垃圾無汙水,除“四害”
工作非常徹底,地面見不到紙屑、果皮、菸頭,公共衛生非常好,反映出
民眾文化層次道德水準的提升。這些問題,不是貼貼標語,喊喊口號就能
解決得了的,需要群眾覺悟。凡群眾支援的事情,便會馬到成功。另外,
也看到買蔬菜與買紅薯的群眾均列隊購買,無吵罵亂擠現象,亦使人耳目
一新,感到社會風氣的進步。
在北京的起居生活自然是彙報最多的專案,他說:
我現在住在北京一家招待所裡。北方的氣候已較冷,解放軍已發給我
襯衣、單衣、棉衣,還有布鞋和棉鞋,又補充了洗臉用具和日常用品。我
每天吃三頓飯,早晨是稀飯饅頭和小菜,午餐晚餐都是兩個菜一個湯。有
時也換換口味,一個月以來,吃了三次麵條,還吃過一次餃子。每天平晨
六點起床,晚上九點就寢。白天或閱讀書報、雜誌,或者到外邊參觀,遊
覽。最近,房間裡搬來了一臺收音機,經常聽聽音樂和新聞。京劇節目很
多,而我缺乏欣賞能力,我想時間長了就會好些的。除了這些以外,平均
每個星期看一場電影。上星期還去看了田漢編寫的話劇《麗人行》。每個
月我可領到六元的零用錢,用作抽菸、洗澡、和買其它零用品……
仔細閱讀張乃軍的“講話”,可發現此公乃清醒精明之人。他雖然對共產黨小有恭維講了一些令大陸方面順耳的話,但從未破口亂罵國民黨,不說對臺灣過於刺激的話,他小心翼翼把握著既向大陸低頭又沒有完全背叛臺灣、既叫大陸滿意又不致使臺灣憎恨的那個“度”。如設身處地為張乃軍著想,他的作為完全可以理解:他人現在共產黨手裡,他的親人則在國民黨手裡,而他的將來到底在誰手裡還是未知數,他不能不為自己的後路預留出足夠的迴旋空間。他說:那邊說我陣亡了,所以,我必須出來講講話,讓親朋好友知道我現在的真實情況,讓他們放心,我可不願意為誰作義務宣傳。
其實,活“烈士”出來講話就是最好的宣傳了,至於講什麼和怎樣講已無關宏旨。因此,大陸有關方面從未硬性規定張乃軍的廣播講話內容,一切悉聽尊便,順其自然。這也表明了有關方面對張乃軍的“後路”早有考慮,雖不曾宣佈,但與他本人想法大概心照不宣不謀而合吧。
張乃軍沒有死,還活著!
訊息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