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薄保�η笠虻瀾岷希�舜酥就�籃希�砟釹嗤���幽芄煌�男�Α*ァ �
25.志同道合的同仁,由於人心善變,不久之後,可能變成志不同、道不合。各種內外環境的變數,更是隨時出現。中國式管理主張依理應變,凡事依據原則,卻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應變,以求合理。�
26.只要合理,怎樣變動都可以。�
27.中國式管理,重視把人際或人群和倫理合在一起,建立一種差別性的關係,稱為人倫關係。�
28.中國式管理的互動主義,秉持“二合一”的態度,將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這兩種極端的說法,合在一起,形成“在集體中完成個人”的合理主義。�
29.人倫關係,便是以倫理的觀點來建立合理的人際關係。�
30.對上要有禮貌,但是不能夠討好。對下不宜太嚴,也不能夠過分寬鬆。平行同事不必太拘束,也不應該過分熟而不拘禮。31.大同必須包容小異,世界大同並非世界一同。�
32.凡事未定案之前,十分民主,但一旦拍板定案,便相當獨裁。�
33.“法”是過去的產物,“情”是未來的埋伏,只有“理”才是現在的指標,中國式管理主張依理應變,按照現在的情勢做出合理的調整。�
34.中國式管理重視樹狀的組織精神,根部吸收水分,源源不斷地供應樹幹;樹幹也毫不保留地讓枝葉予取予求。這種“我支援你,你放手去做”的精神,符合中國人“你辦事,我放心”的心理需求。�
35.上侵下職,妨害員工的學習、成長,更破壞上司與部屬之間的合理關係。�
36.決策者的大智,指具有相當的專業知識,大慧指有智慧也有德行,三者合一,才是大智大慧做決策。�
37.決策以止、定、靜、安、慮、得為過程。�
38.至誠可以前知,預測未來才能做好計劃。�
39.採取無為的執行過程,才能大有為。�
40.全面無形的控制,把法律和良心合在一起。�
41.考核的標準是“錯,不可以”而“對,並沒有用”。�
42.抱持救人而非殺人的心態來考核。�
43.溝通以不明言為基礎。�
44.有效地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45.領導比管理更重要。�
46.老闆做好人,幹部做壞人,才是良好的配合。�
47. 勸合不勸分,表示站在合理的立場來分。�
48.用情理來領導,最為合理。�
49.有本事來拿,拿不到怪自己,是激勵的基本原則。�
50.先求忠誠再求能力,更加安全。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概念�第一節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歷程(1)
什麼是管理?�
不應該也不可能有固定的答案,因為每一個人對管理的認知和體會各不相同。�
但是,一個人對管理的看法代表了這個人的價值觀。我們提供的概念,列舉如下:�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歷程。�
一個人要管人之前,必須先把自己管好。�
修己的要旨在自覺、自律與自主。�
安人的訴求為:己安人也安。�
以明哲保身為根本理念,事業順適、家庭美滿、身體健康、心情愉快、信譽良好,要兼顧並重。�
採用合理的推、拖、拉來把問題化解掉,大化小,小化了,輕鬆愉快。�
寓人治於法治,把人治和法治合起來想,而不分開來看。�
很多人以為中國人只重做人不重做事,或者先把人做好再談把工作做好。其實不然,我們應該透過好好做人來把工作做好,必須做人做事兼顧並重,這才是良好的管理。�
做好人本身的價值不高,能夠把好事做出來,才有真正的貢獻。有人才有事,有好人才能做好事,這是修己安人的深一層用意。第一節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歷程�
管理是一種歷程,起點是修己,而終點則是安人。�
任何一個人,都應該從自己做起,把自己修治好,再透過做人做事的具體表現,來促進大家的安寧。�
管理一方面講求倫理道德,一方面追求管理效益。因為管理是外在的倫理,而倫理卻是內在的管理,兩者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