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恰骯��蟊Α薄�
秦以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是登大位卻沒有此璽者,則會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楚風想到這兒,定了定心神,仔細鑑別起手中的玉印來,這一看,足足看了有半個鐘頭。其他人也不催他,也不說話,只屏住呼吸地等著。雖然人不少,此刻卻相當地安靜。
沉思良久,楚風還是把東西原樣包好,放回匣子裡。只是這回沒有把它往外推,而是把它往喬老跟前推了推。
喬老一看這動作,馬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好!好!喬治總裁,現在你可以開價了!”
“等等!”楚風出言,“喬老,我還有話說!”
“哦!好好!楚先生,有什麼話但講無妨!”喬老怔了怔,但很快臉上又恢復了笑容。
“喬老,這件玉璽,應該也不是真品!”楚風語出驚人。
喬老和喬治同時眉頭一皺。
楚風似沒看見,繼續說下去:“但即便不是真正的‘傳國玉璽’,也不會是現代仿品。根據我的判斷,這應該是歷史上某個時期的皇帝為了得位的合法性而仿造出來的。”
“何以見得?”問話的是喬老,但其實滿屋子的人都想問這麼一句。
“破綻出現在字上。據傳,玉玉璽上面刻的字為蟲鳥文,當時之人除了丞相李斯無人能識,就連李斯,也只認識這麼八個字。我曾經對那些歷史中只鱗片爪出現的蟲鳥文很感興趣,這八個字儘管也是接近篆體,可當得上傳說中傳國玉璽‘似篆非篆’這四個字的形容,但它們沒有蟲鳥文的特徵。應該是沒有見過原印的人憑著一些記載和傳聞創造的。從它的雕工看,應該是宋元時期的產物。”
樺皮文書(4)
“明白了。北宋時,著名的奸臣蔡京曾搞過一次向皇帝敬獻假傳國玉璽的事。這個搞不好就是那個蔡京搞出來的東西。”喬老也是行家,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楚風的意思,東西雖不是真品,但也有收藏價值,因此他才將其推向自己。
此時喬治已經對楚風心服口服,抽出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楚先生真是厲害。我們那麼多鑑定專家都不敢確定的事,被您這麼一分析,全對上了。喬老,關於這件玉璽我們還得召開董事會商議一下才能給出一個價。今天就只能抱歉了!不過,我另有一件小事想麻煩楚先生!”
喬老聽他這麼說,知道價錢肯定會有大幅調整,也就不急於一時,倒對他想麻煩楚風的事有點兒好奇,因此很是爽快地笑了:“哈哈!沒有關係,喬治,我們是老交情了,買賣不成仁義還在呢,不過,楚先生只是我請來的客人,我做不得主,你有什麼事,還是直接跟楚先生商量吧!”
“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最近收了一件古西域文書,上面的文字沒有人能認識,不知道楚先生能否幫忙掌掌眼?”喬治最後一句是對楚風說的,笑容極是誠懇。
喬治說的東西,是一卷樺樹皮文書。這件東西一上眼就是一件古物,邊角都已經磨破捲起,在那數十張長約60公分、寬不超過30公分,厚度0。1毫米的樺樹皮上,寫有密密麻麻形狀如蝌蚪一般的文字,而且是橫排書寫的,也不知是時間太久的原因,還是主人保管不善,整卷文書皺皺巴巴,顯得殘破不堪。
楚風大略看了看,讓人打了一盆清水,就著清水把那捲樺皮文書細細沖洗了一遍。
凡是對古西域文化有稍有涉獵的人都知道這樣一段往事。
二十世紀初,英國冒險家奧雷爾?斯坦因三次來到中亞,在西域開展了長達十五年的考古探險活動,趁著垂垂老矣的清王朝自顧不暇,從中國騙購盜走了大量珍貴文物。尤其是敦煌文書的面世,震驚了世界,也讓斯坦因聲名鵲起,成為了著名的絲路大盜。
新疆是斯坦因探險活動的重要地域,他曾從新疆的羅布泊地區掠走了大量珍貴文物。斯坦因剛到時,新疆的和田地區正風行一種假文書。由於真正的樺樹皮文書不知是用什麼材料書寫的,永遠不會褪色,所以當時很多人都用清水沖洗來證明文書的真假。斯坦因就是用這種方法最終在克什米爾地區得到了一部不為人知的古代《吠陀經》樺樹皮手抄本。
在清水的細心沖洗下,那捲樺樹皮漸漸回覆了原貌,變得光滑、舒展,其上的文字沒有被洗掉,可見是真品。但令人吃驚的是,文書上竟多了一行漢字!
只有六個字,楚風一眼就認了出來!
——“河圖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