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你過分自信了。”妻子冷冷地說。
的確,加爾鐵裡是自信的。自他從軍、從政以來,他的自信心還沒有這樣強過。出兵馬島前,他的心情“象小學生得了零分後回家”時一樣緊張,生伯在那裡出現第二個凡爾登山,可是,馬島的易手竟是那樣容易,簡直和翻個巴掌似的,又使他產生了另一個念頭:“哦,打仗原來如此!”尤其是人們所表達出來的那種萬眾一心的團結和忘乎所以的狂歡,更使他感到了自己的偉大,阿根廷的偉大,真理與正義的偉大。與這一切相比,戰爭算什麼!
最不應當忽視的問題被忽視了。一位議員對他說:“你要警惕,英國人遲早會來找我們算賬的。”
“來吧。”加爾鐵裡笑了。“鬥志昂揚的阿根廷人民保管叫它有來無回!”
——————
①法國東北部要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法聯軍固守該地,普魯士軍猛攻不下。
————————
“女人不會走入戰爭嗎”1
BBC的正常電視節目突然中斷了, 接著,那張為全世界所熟悉的、美麗的、約略有些憔悴的女人面孔出現在熒光屏上。
“今天,英國蒙受了本世紀以來最大的恥辱。”她聲調沉重。“我們的福克蘭①被阿根廷奪去了。”在英國首相的眼光裡,福克蘭當然是英國的領土;
——————————…
①英國人稱馬爾維納斯群島為福克蘭群島。
——————————…
此刻,整個英國似乎只有電視機是存在的。人民望著他們的女首相。她也望著她的人民。
“世界上還有比我們更不幸的國家嗎?我只有一種感覺:我們是那樣孤立無援。”
她動情了,藍眼睛裡有閃亮的東西。
“同胞們,‘蒙受恥辱’這幾個字是我最不願意說的,可我不得不說,你們不得不聽……英國,你為什麼如此多災多難:“
一句話令許多人掉下眼淚。
“支援我吧。支援我也就是支援英國。”她向她的人民送來深深的一瞥。“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只有靠自己的團結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只有靠英國的力量才能維護英國的利益。”
人們對於這句話是不陌生的。早在一九五六年蘇伊士運河事件中,她就這樣說過。那時,英軍在侵略埃及的戰爭中遭到慘敗,又為世界輿論所譴責。在美、蘇等大國的壓力下,撤出了那片撤滿黃金的土地。一片哀鴻聲中,三十一歲的她,一個保守黨積極分子,直接上書艾登首相,要求再派大軍,堅決收復蘇伊士運河時,她說了上面那番話。
然而,歷史是不可逆轉的。大不列顛稱雄各大洲的時代已變成黯淡的回憶。英國人作為統治者再也沒有踏上蘇伊士運河的土地。
她哭了。“真的要靠自己!”
她開始奮力競選議員。
歷史的年曆翻過去二十多頁。風雲變幻,宦海沉浮。她失敗,她勝利;再失敗,再勝利。挫折與磨難象山一樣擋在她面前,她從未氣餒過。“支援我的是一種巨大的動力:蘇伊士事件。”
那是她一生的轉折點。
她的政治信條是:“我們既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不變的敵人,唯有我們的利益才是永恆不變的。我們的天職就是追求這些利益。”①
——————————…
①這句話是溫斯頓·邱吉爾說的。
————————————
三年多來,她企望使一個已經邁進中年的國家重新煥發青春。一切基於她的政治信條。經濟、政治、防務、軍隊,整個國家機器,只受一種資訊的控制:英國的利益和自己的力量。
她做著中興英國的夢。在她的血管裡,流著“日不落國”時代首相們的血液;而她的眼光,也同那些先輩一樣偏執!
她的努力得到了報償:近幾年來英國國力的衰退速度明顯放慢了。作為一個古老而保守的國家,它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愈來愈引人注目。
“今天的英國,不再是艾登時的英國,也不是希思時的,更不是卡拉漢時的,而是她的,一個新的英國。”2
英國對於馬爾維納斯事件的反應相當冷靜。這個國家是成熟的,這個民族也是成熟的。儘管首相的電視講話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啻為晴天霹靂,但他們默默地接受下來。一百年來,他們默默地接受了多少打擊!外國記者預言的遊行示威沒有出現。商店照常營業。學校正常開課。人們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