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莎莉文一家幸福快樂,雖然他們還是很窮,沒有多餘的錢儲蓄,但已不再捱餓了。
黃昏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刻。安妮開始學語,托馬斯便天天講故事給她聽。晚飯後,他拉開椅子,把她抱到膝上,說:“今天要聽些什麼故事?”
父親講的每個故事她都喜歡聽,其中以《小紅帽》為最。其他愛爾蘭的神仙故事、民謠、詩歌……她也都很喜愛。
哄安妮上床睡覺前,托馬斯常把安妮高高舉在頭上,盪鞦韆般地搖晃著;在屋內快步繞圈,逗得女兒咯咯歡笑。這個時候,他總會大聲對著安妮說:“我的小安妮,我們莎莉文家多麼幸運!我們有愛爾蘭好運保佑,誰敢來欺負我們!”
第三十八節 掃帚星
然而,好日子享盡,莎莉文家的幸運之神開始遠離,不再眷顧了。
厄運先從安妮下手。3歲未到,安妮的眼睛開始發癢,眼皮上長滿了細沙狀的小顆粒。這些小顆粒由軟變硬,由小變大,扎得安妮眼睛又癢又痛。
安妮揉了又揉,擦了又擦,結果情形變得更糟糕了。小顆粒並沒有因揉擦而消失,反而刺傷了眼球。安妮的眼疾一天比一天嚴重。
莎莉文家並不富有,根本沒有錢去看私人醫生,只得等候福利機構的巡迴醫生來帶安妮去治療。
他們嘗試了許多治療方法和偏方。聽鄰居說用天竺葵泡水洗眼睛可以治好,愛麗絲便去摘生長在窗前開著紅花的大竺葉子,用大鍋煮沸。她用這些苦汁洗滌女兒的眼睛,結果安妮痛得拼命地哭叫,眼疾依然沒有治好。
最後,他們只好帶安妮去看私人醫生。醫生翻了安妮的眼皮,拿出一把小刮刀,颳著眼皮上的小顆粒。安妮痛得尖叫亂抓,醫生態度粗暴地喝住:“抓緊她,不許動。”
醫生的情緒非常惡劣,為什麼這些付不出醫藥費的窮人偏愛來找他?他大吼:“坐下,坐下。”畏畏縮縮的莎莉文夫婦只敢小心翼翼緊靠在椅子邊。
托馬斯必恭必敬,走上前去說:“大夫,請您幫幫忙,請您治好我女兒的眼睛。”
“給你一些眼藥膏,一天塗兩次,挺有效的。”醫生的話顯得頗具權威。
莎莉文夫婦對醫生有莫大的信心,於是就安心離去。
望著他們走向街中的背景,醫生搖了頭,嘆了氣。他知道小女孩的眼睛已經沒有痊癒的希望了。
“顆粒性結膜炎(砂眼)”,他不忍告訴莎莉文這個病名。“砂眼”是那些有錢人才生得起的富貴病。需要陽光、新鮮空氣及整潔的環境,需要肉類、魚類、蔬菜和水果等滋養品來調養,需要花很多錢才能醫好的疾病。
醫生情不自禁地搖著頭,不要想這些無法解決的問題吧!假如那女孩的父母有錢,她根本不可能染上這種不乾不淨的毛病。“砂眼”偏愛貧民窟,喜歡在骯髒的地區散佈。
世事無常,禍不單行。安妮感染砂眼後,愛麗絲也生病了。
一天早晨,愛麗絲摸著自己喉部,覺得痠痛難忍。幾天後痛苦不但沒減退,反而有些微微發燒,她一天比一天消瘦,身體變得倦怠無力。她開始拼命地咳嗽,不用醫生說,愛麗絲也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肺結核”是專門找窮人糾纏不放的絕症。
時運不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過了幾天,愛麗絲告訴丈夫:“托馬斯,我們又有孩子了。”
愛麗絲宣佈這個訊息時,他們正在吃晚飯,托馬斯默然放下刀叉,嚥下食物,問道:“什麼時候生?”
“今年冬天吧,我想可能在聖誕節前後。”
托馬斯不屑地啐道:“好一個累贅的聖誕禮物。”他狠狠地摔下餐巾,掉頭走了出去。愛麗絲長嘆一聲,怎麼能怪她呢?一切都這麼不順心,她的肺病,安妮的眼疾,現在又加上一個花錢的嬰兒。一個錢不能當兩個用啊!
1869年1月,吉米出生了。他一生下來就體弱多病,遺傳了母親的體質,臀部長了一個大大的結核瘤。
往後的日子愛麗絲總是臉色蒼白,眉頭深鎖。日後人們告訴安妮,她的母親年輕時多麼開朗、愛笑,而安妮記憶中的母親卻是蒼白、睏倦、瘦弱,寂靜得像一尊雕像。
安妮與她父親仍有快樂時光。他繼續為女兒唱歌、跳舞,說一些令人開心的故事——只是次數在逐漸減少。有些回憶令她永生難忘,其中一幕是父親蹲在她身旁,問她:“今天痛嗎?”
安妮點點頭,她知道父親說的是她的眼睛。
“我的小寶貝,來吧!天氣這麼好,我帶你出去走走。”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