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頁)
“馮將軍太過客氣了,我們二人只不過是一介書生,只是看到國家危亡在即,盡力奔走呼號而已,如何能夠與兩位將軍在前線浴血殺敵、盡忠報國相比!”康有為朗朗地答道,緊接著他話題一轉,語氣變得更加激昂起來:“二位將軍都乃是人中俊傑、國之柱石,自也知道我大清如今確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但是先事不圖,臨事無益,亡羊補牢,猶為未遲,只要皇上能自此發憤圖強,則救亡圖存尚不算晚。馮將軍,我二人今日前來就是希望將軍能從大局出發,將這份兒重新修改過的萬言書代傳至當今聖上,還望萬勿推辭!”說罷,他從懷中將一份兒謄好的“萬言書”拿了出來。
康有為的這番洋溢著愛國之情的錚錚話語和殷殷的熱切目光,讓馮華感動。自己雖然估計到康、梁二人冒然來訪與“萬言書”有關,但如此直截了當地提出要求,也讓他犯了難:代傳上皇帝書不但會極大地影響自己在後黨心目中的印象,給義勇軍將來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康有為的那些主張雖然很是振奮人心,但是很多內容都不具有實際的可操作性,還會與自己將來要實行的改革主張發生很大的牴觸。可是,如果就此一口回絕,也必然會在自己與維新派之間產生一道不可彌補的裂痕,這件事究竟該如何處理呢?
迅速地考慮了一遍此事的利弊得失,馮華正容說道:“二位先生的一片赤誠之心,馮華甚為感佩,只是此次在下也是奉旨進京,連自己也不知何時才能見到聖上,更何況代傳萬言書了。不過,馮華絕不會坐視此事不理,我明日就將其轉呈給翁同龢翁大人,請他設法遞交給皇上,不知二位先生以為如何?”
康有為、梁啟超也知道馮華說的都是實情,他目前確實見不到皇上,能透過他的手將萬言書轉呈給翁同龢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結果了。當下,二人一拱手,對馮華的援手深表謝意。
麻煩雖然暫時被應付過去了,但是馮華深深地知道,既然已經涉足其中,就不可能再置身於事外,看來這件事他還是要未雨綢繆呀!
第六章絃動廣和居
這天氣說熱就熱了起來,火辣辣的陽光烤得人口乾舌燥、頭昏眼花。晴朗的天空一片雲彩都沒有,讓人感受到有如盛夏季節的烈日炎炎。
馮華和李九杲雖然是乘馬車來的,但下了車後,他們的額頭上還是佈滿了一層細密的汗珠。用手遮擋了一下刺目的陽光,馮華抬頭看了看路邊飯館的招牌;然後對李九杲說道:“廣和居!四弟,就是這家飯館了,我們趕緊進去吧,不要讓翁大人久等了!”說著,抬腿走向飯館的大門。
這是一家經營山東菜的飯館,臨街的四合院鋪面雖不像有些大飯莊那麼寬敞、氣派,但門面的裝潢佈置卻也古樸雅緻,特色鮮明。看到有客人上門,堂頭(跑堂的領班)立即殷勤地迎上來,熱情地吆喝著:“二位爺,裡邊請啊,您那!”
待馮華二人步入大堂,他又恭敬地問道:“二位爺是來找人的,還是自己點菜吃飯?”
“找人,你可知翁大人在哪裡落座?”馮華淡淡地應道。
“原來是翁老大人的朋友啊!趕快裡邊請。”說著,趕在前面引路,嘴裡還在叨叨:“二位可是馮爺、李爺?翁大人早有吩咐,正在‘松鶴軒’等候二位爺。”聽到馮華他們是翁同龢請來的,堂頭愈發地殷勤起來,一面小心地在前面引路,一面熱情地介紹著本店的一些大概情況。
雅座在二樓,相比於樓下的喧譁熱鬧,樓上不但更加寬敞明亮,而且也清靜多了。位於左右兩側的雅間,大大小小一共十二個開間,每個房間皆是木雕硬板隔斷,鏤花紅木隔扇,雖無雕樑畫棟那樣的金碧輝煌,卻於平易中顯示出古色古香,四壁的牆上還掛著一些名人的字畫,幽雅異常。
馮華二人步入位於左手第一間的“松鶴軒”,就見一身便裝的翁同龢正與另一個年齡比他稍大,頭戴瓜皮小帽,身穿黑緞子長袍馬褂,略微顯得有些清瘦的老者飲茶聊天。
看到馮華、李九杲到來,翁同龢很是高興。他邊站起身招呼二人,邊向另一個老人進行介紹:“子夏、秋陽(李九杲的字)來的正好,老夫給你們引見一下,這位就是老夫的至交好友禮部尚書、軍機大臣李寄雲(李鴻藻字寄雲);寄雲兄,他們就是取得遼東大捷、威震敵膽的臨榆鎮總兵馮華及其副將李九杲。”
聽說這個老人就是與翁同龢齊名的李鴻藻,馮華和李九杲不敢怠慢,急忙上前拜見:“臨榆鎮總兵馮華、副將李九杲參見李大人。”
身為帝黨要員的李鴻藻對馮華二人自然也是極為看重和有好感,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