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幸心理:假如我服兵役,可能只有一半的機率會上前線作戰,因為也有可能會留在後方;即使上了前線,我作戰的可能性同樣也只有一半,因為說不定我會成為某長官的左右手而留在安全地區;萬一我不幸必須扛起槍,受傷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即使不幸掛彩,如只有輕傷也不致受到死神的召喚,因此,我實在沒有擔憂的理由;如果是重傷,或許在醫生的幫助下也有可能逃離地獄的鬼門關;就算真的運氣不好,如果我不幸為國捐軀,親人和朋友也將替我感到驕傲,我的父母不但會受頒一枚最高勳章,還可得到一筆數量可觀的撫卹金和保險金,鄰居小孩子們會以我為英雄,把我當成偶像來崇拜。而我,一位偉大的戰士也進入天堂,來到慈祥的天父身邊,說不定還會見到萬人敬仰的華盛頓將軍。”
聽完這段演講,本來極力抗拒上戰場的青年們紛紛表示願意賭一賭,他們或者是想當英雄,或者是有人家境不好,萬一出事可領鉅額撫卹金。
就這樣,心理學家的一席話,攻下了青年們的心理弱點,讓他們成功地被說服。
實際上,這位心理學家只是發揮他善於操縱別人情感的特長而已。如同催眠師一般,他先瓦解對方堅固的防禦心理,進而掌握他們潛意識下的心理需求,然後將他們一步步引入預先佈下的網路中,最後巧妙地操縱對方情感,使其輕易就範。
如果你在說服別人的過程中,特別堅持自己的主張和觀點,試圖使自己徹底擊潰對方而佔得上風,那對方反而會加強防範、頑固對抗,結果就會適得其反。
這時你應該先順應對方的意思,肯定對方的想法,再有意無意地以偽裝過的說法表達自己想說的話,才不會讓對方發現你的意圖。
一位非常知名的律師替人辯護,由於這宗命案牽涉到許多高層人物,因此還沒有正式審理就顯得錯綜複雜。
在這種情況下,他如果真替無辜的被害人討回公道,說不定自己馬上會遭到不測,如俗話所說的:“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因此他也是傷透腦筋,但是他想出了一個自保的策略。
開庭前,這位律師當著新聞記者和旁聽席上的觀眾說了幾句話:
“如果今天我走出法庭後神秘失蹤或被謀殺,請各位從我今天的辯護內容去找出線索。如果我將來受到莫名的陷害或罪名,一定是有人懷恨在心而伺機報復。”
結果,這段暗示性的宣言上了報紙頭條,任憑對方多有權有勢,也不敢動這位律師的一根汗毛。
這位律師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語言技巧,扭轉了以後可能對他不利的局面,他同樣操縱了對方既想報復又不想被人懷疑的心理,預先將對方的企圖當眾揭穿,自然也就保障了自己的生命安全。
阿凡提的“鍋子生孩子理論”
阿凡提是維吾爾民族傳說中的神奇人物,他以風趣和機智著稱。他經常運用誘導的語言技巧,替平民百姓伸冤出氣,懲治那些貪心的巴依(巴依相當於古代漢民族中的財主),讓他們顧此失彼,吃盡苦頭。至今還有不少維吾爾人把阿凡提當做他們的救世主。
據說有一天,阿凡提到一位以吝嗇貪婪聞名的巴依家去借鍋子,那巴依當然不肯,最後是把阿凡提的小毛驢留下做抵押,才讓他拎鍋子出門。
第二天,阿凡提準時來還鍋子,並且還帶著一隻小鍋,巴依好奇地問:“阿凡提,你帶這個小鍋子來幹嘛?”
阿凡提故作神秘地說:“老爺,你昨天借給我的鍋是一隻懷了孕的鍋,今天早上我到你這兒來的時候,它剛好生了一隻小鍋,所以我一併帶來還給你啦!”
巴依當然不信鍋子會生孩子,他還以為阿凡提是個蠢貨,為了得到這隻小鍋,他裝模作樣地說:“是啊!是啊!我昨天借給你鍋子時,它正懷著孕呢!”然後讓阿凡提牽走了小毛驢,並假裝慷慨地說:“阿凡提,今後不管你要借什麼東西,都儘管來借好了。”
從此以後,阿凡提每借一次東西,都會依樣還給巴依一件小東西,巴依笑得合不攏嘴,心裡卻不停地嘲笑阿凡提。
過了半個月,阿凡提愁眉苦臉地對巴依說:
“巴依老爺,我的母親生病了,我想借你那口祖傳的金鍋去給母親煎藥。”
巴依一想到過幾天就有兩隻金鍋到手,便不顧一切,急忙把金鍋借給阿凡提。
誰知這次阿凡提過了很久都沒來還鍋子,巴依等得不耐煩,決定親自上門去討回來。正準備出門,阿凡提急匆匆地跑進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
“巴依老爺,不好啦!你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