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的速記員,讓她提供他不在犯罪現場的證據。這位速記員叫米德雷史培莉,是一位優秀的年輕女子,受僱於他已有多年。
起初她拒絕替上司作偽證,後來禁不住上司妻子和女兒的苦苦哀求,便決定幫他。於是她對法官說:“克拉克(她上司的名字)那一天在芝加哥,並沒有到犯罪現場去。”
結果克拉克因為犯罪證據確鑿而被判有罪,這位可憐的女子也因此被法官指控犯下偽證罪。史培莉不願因此身陷囹圄,於是委託一位著名律師幫她辯護,這位律師被她的苦求所感動,答應替她出庭辯護。
後來,這名律師親自帶史培莉去拜見州長,當他委婉述說當事人的無辜不幸和服刑可能出現的悲慘結局時,那位州長也忍不住熱淚盈眶。
由於這是芝加哥第一件詐騙保險金的案例,所有的人都很注意這件案子的審理,州長原本也堅持要對犯罪者嚴懲不怠,但他終究被那位律師的話打動而改變初衷,並反過來同情這名女子。
“可憐的小姐,我理解你為什麼會這樣做。”州長邊擦眼淚邊說。
“州長,我希望你能原諒她,她家全靠她一個人賺錢養活。”
律師趁機又補上一句。
州長猶豫了一下問:“她被判幾年刑?”
“法庭還沒有判決,要下星期才開庭審判。”
州長微笑著,然後喃喃地說:
“既然這樣,我會等到這位小姐判刑後再寬赦她。”
最後那位女速記員笑容滿面地走出了法庭。
就這樣,這位律師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而且只憑一張嘴,運用的也只是“攻心”的語言戰術,一開始就採取低姿態,不停地表現自己和女速記員的困境,以弱者的姿態,最後取得對方的同情而完成任務。
事實上,還有一種語言技巧可以消除對方的警戒和恐懼感,就是故意暴露自己的一些弱點。如果你欲說服另一方,就不要特別強調自己的優勢,或千方百計地顯示自己比對方高明,俗話說:“大樹易折,弱草堅韌”,就是這個道理,若是一心想使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佔得上風,反而容易加強對方的心理防範。
如果那位律師在見到州長時不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是侃侃而談什麼法律知識,或強烈譴責法律制定者的疏忽,感嘆什麼人權和法制觀念的不周到等,那他註定無法讓州長改變初衷。
如果你跟團旅遊,孤單寂寞,想和鄰座的人聊天解悶,那麼就必須先讓對方放棄戒備心理,使他對你產生一種親近感。因此你不妨說:“先生,一個人出門真是寂寞,我膽子不是很大,能和您同行真是幸運。”
如果是一位纖弱的小姐,你不妨對她說:“小姐,你能幫我一個忙嗎?我第一次出遠門,忘記帶頭痛藥,你有這些藥嗎?”
這樣的話一出口,對方會發覺原來你和他們差不多,也是初次出門。
此外,你在語言中可以暗示他們,你其實是家世清白的尋常百姓書生,根本不可能有什麼不良居心,他們便會放心地與你接近,相信你這次旅遊一定既輕鬆又充滿情趣。
這種有意無意自我貶低的語言技巧,所產生的效果十分明顯。如果對方是一個頑固的獨身主義者,你不妨先說一些恭維話,提高他的身份地位,他便會坦然與你交談,只是這種說話術要把握尺度,稍一過分,別人就會認定你是小人或無賴。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可能會被對方指責時,最佳的語言技巧就是不發且可制人,把自己的觀點悉數說出,必要時也把自己的弱點明白公開,然後拿出誠心悔改的樣子數落自己一番,在兵法中這招叫做“自曝其短”,對方看到你主動承認錯誤,就不便再厲言相責。
當你有求於別人時,運用的語言技巧具有相當的關鍵性,說出請求後如果再加上一句“這不會讓你太為難吧?”或“我的要求是不是過分了?”即使你的確有些強人所難,對方也會不忍心拒絕你的請求。
面對心理上有嚴重自卑傾向的聽眾,不妨故意說一些錯誤的話語,或做一些惹人發笑的事來降低自己,這樣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
同樣的道理,當你的談話物件素質不及你時,也可以採取誘導對方開口的說話術。
面對一位有嚴重自卑感和自閉傾向的說話者,溝通中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除去對方第一次和陌生人談話的拘泥和不安,並縮小雙方的社會差距感。
一名有這種症狀的女孩瘋狂迷上一位男影星,但她又沒有勇氣衝上臺和心中偶像親近,更不敢像其他那些大膽開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