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土國城漕③,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④,平陳與宋⑤。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⑥,爰喪其馬。
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⑦,與子成說⑧。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⑨,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⑩,不我信兮。
【註釋】
①鏜:擊鼓的聲音。②兵:刀槍等武器。③土國:國中挑填混 土的工作。④孫子
仲:人名,統兵的主帥。 ⑤平:和好。⑥愛: 語氣助同,沒有實義。⑦契闊:離散聚 合 。⑧成說:預先約定的話。 ⑨于嗟:感嘆詞。闊:遠離、⑩洵:遠。
【譯文】
戰鼓敲得咚咚響, 奔騰跳躍練刀槍。
國人挑土修漕城, 我獨南行上沙場。
跟隨將軍孫子鍾, 聯合陳國與宋國。
不許我們回家鄉, 憂愁痛苦滿心傷。
哪裡是我棲身處? 哪裡丟失我的馬?
讓我哪裡去尋找? 在那山坡樹林下。
生離死別好悽苦, 先前與你有誓言。
緊緊拉著你的手, 與你偕老到白頭。
可嘆遠隔千萬裡, 想要生還難上難。
可嘆生死長別離, 山盟海誓成空談。
【讀解】
在家伺候公婆養育子女的妻子心有怨尤,在外從軍打仗的徵 夫同樣心懷幽怨。原
來無論男女, 兩情相依,兩心相許,人同此 心,心同此理。在從軍打仗不知為哪般之 時,身上的鎧甲刀槍便 成了沉重的枷鎖鐐銬。 一旦身死疆場,還不知魂兒變成了誰家 的鬼。
對平民百姓而言,除非國難當頭匹夫有責之外,相見以兵刃, 全都是肉食者謀之的 神仙事。肉食者偏偏把受苦受難賣命送死恩 賜給小民百姓,能不有怨尤嗎?看看中國古 代的詩史,訴說征夫 怨婦哀愁的歌詩如汗牛充棟,不可勝數,蔚成奇觀。這足以說明
神仙打仗百姓遭殃的悲劇實在大多了。
這讓人想到二十世紀西方有個“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海 明威。此君也寫過類似 中國古代從軍打仗的小說, 比如《永別了, 武器》,主人公受傷之後迷惘不知為誰而 戰,悟到不知為誰的殘酷 戰爭與追求個人幸福是兩碼事,於是偕了漂亮女護士逃離了肉 食者們以為神聖的戰場。
如果用這位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文豪的觀點來看,中國古代 的征夫們的兒女情長, 豈不是這世界上最早的“迷惘的一代”!
這可不是自作多情的牽強附會,硬往名人身上靠,說不定也 可以說他學的是咱們的 祖先呢?(!)平心想來,戰場上的刀光劍 影、血汙屍骨,到底沒有老婆孩子熱炕頭有 魅力。雖說好男兒又 怎麼不可以躬耕事父母,與妻白頭偕老呢?
戰爭的策劃者和發動者有他們自己的邏輯,而賣命送死的徵 夫也可以有自己的追求 和怨恨。道不同不相與謀。平民百姓的兒 女情長,夫妻恩愛情深,恐怕更能讓平常人、 平常心(與野心相 對立)產生共鳴。因此,也應當為徵矢怨唱一曲同情的讚歌。
凱 風
——永恆的母愛親情
【原文】
凱風自南①,
吹彼棘心②。
棘心夭夭③,
母氏劬勞④。
凱風自南,
吹彼棘薪。
母氏聖善,
我無令人⑤。
爰有寒泉,
在浚之下③。
有子七人,
母氏勞苦。
晛睆黃鳥⑦,
載好其音。
有子七人,
莫慰母心。
【註釋】
①凱風;催生萬物的南風。②棘:酸棗樹。③夭夭:茁壯茂盛 樣子。④劬(qu):
辛苦、劬勞。⑤令;善,美好。⑥浚:衛國的地名。 ⑦晛睆(xuanhuan):鳥兒婉轉鳴叫 的聲音。
【譯文】
和風吹自南方來,
吹拂酸棗小樹苗。
樹苗長得茁又壯,
母親養子多辛勞。
和風吹自南方來,
吹拂棗樹長成柴。
母親賢惠又慈祥,
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