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3/4 頁)
說了一句:“種植方法得當,一畝能得上兩百多斤的純布料。”
也就是後世的一百斤出點頭。這也十分可觀,一畝地種桑又能得多少生絲?或者種麻,又能得多少斤麻?這不是論尺匹算的,是論斤算的。
“當真?”
“託於母后之舉,孤不敢作半分假的。”當然,這要嚴格按照行株距種植,並且一定要營養缽育苗,還要打去公枝,等科學的種植方法才可。高昌與嶺南在種植,可普及不高,大半就是產量不高,有可能一畝地只能收皮棉二三十斤,收益不大,再加上脫籽與紡織十分麻煩,才導致的。真要是一畝地能收一兩百斤皮棉,早就在唐朝普及開了,不用等到明朝。有可能明朝棉huā產量同樣很低,只是紡織業發達,減去了成本,才逐步取代桑麻地位的。
說著,李威將如何種植的方法,以及各種能知道的,與疑問的,了出來。李首成急忙說道:“且慢說,讓奴婢用筆記下來。”
記完了,李首成說道:“殿下此法,從何而來?”
《齊民要術》上肯定沒有,李威胡扯道:“棉huā來自海外,這是從海外一個很遠的國家傳來的,因為遙遠,技術一直沒有流傳到中原,甚至大食都沒有得到。孤只聽說了一些,但機器是如何nòng的,孤也不知。甚至這個國家因為太遠,孤都不知道怎麼通往。只好讓母后派人到高昌與嶺南看看有沒有相關的機器。”
“唉,這個坊間聽到的訊息還真是很多,也只有殿下關心國事,將它記下來。”
“……”
“不過殿下有了這片孝心,卻比這些金錠,甚至比金山銀山還要讓奴婢開心。”
“李內shì的忠心,讓孤悚然起敬。”是真的很“悚然起敬”。
……
過了幾天,李首成又過來了,說道:“人皇后已經派出了,殿下,不會nòng錯吧。”
“孤說了,敬請放心。”
“那個,有沒有人知道這件事?”
“只有幾個,但孤讓他們不準向外提及此事。”會意了,母親想“獨吃”。
大約看出李威的想法,李首成說道:“殿下,非是皇后想這樣,你也看到皇后的局面,並且多半還是你一手推成的。皇后為了這個朝廷,這個國家,做了多少事,你可知道?這些年,大家對皇后的態度,委實不公平。”
大家對母親不公平,可母親不能對自己這個兒子不公平,終不敢說,嘴中說道:“李內shì,處理政事,孤能力不及母后之萬一。不過如父皇所說,有些歪邪的知識,這個棉huā是其一,以後說不定還能替母后爭更多的大義。”
謠傳越來越緊,得立即讓母親安心,向母親示好。
唉,怪誰?似乎李首成說得也有理,難不成真怪自己?
“你有這片心,終是好事。”
“那能不能讓孤見一見母后?”這個老太監說一句,比自己說十句話還管用。最好能見上一面,當面說說,撒撒嬌,不是無恥,向母親撒嬌有什麼的?效果更好。
“唉,殿下,雖然你有心,可皇后這些天,生著悶氣,正在氣頭上,你還是不要打擾,再說,皇后也派人詢問了一下,這種棉huā確實有,可產量卻遠遠不及你所說的。不過種植方法,卻與你說的是不大相同。就不知道你從哪裡聽來的。只要有效果,你有心了,皇后終是喜歡的。”
這不但是要吃獨食,還“不見兔子不撒鷹”,可要等到結果,最少要到明年秋天……難不成,一直僵持著?
其實李首成之所以前來東宮,耐心聽他說,也認為太子沒有歹意,自保的,因為他總是認為太子對這個母親安的不是這個歹心,是“另外的歹心”。想要說,又無從說起,停了一下又說道:“再說,殿下,不是奴婢說你,你一會兒冷一會兒熱,皇后居然都看不透你了。”
聰明能幹、權謀心機天下無雙的母親看不透自己?這是在誇呢,還是在損呢……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案落幕 蕙好小母
第一百五十二章大案落幕蕙好xiǎo母
許敬宗的案子,開始處理迅速了。
虧得李威的信,不然也不大好辦。大多數大臣,繼續看皇上動向的。可李治自己都說不出口,許敬宗犯下這麼大案子,不能說一句,高拿輕放。民意洶洶,也許大多數皇帝不顧,李治還是會考慮的。從本質上來,正是如此,他這個皇帝做得並不差。
接到李威的信,有幾人不明白繼續處理下去,勢必連累太子?再說,縱然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