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榭霾皇煜ぃ�暇貢鏡厝碩嘉薹ǜ愫玫墓�荊�頤且�滔呂矗�縵蘸艽螅�故遣灰�嵋茲コ��笠檔住�!�
為避免在美國市場出現“水土不服”,尤其是資金鍊斷裂問題,愛國者堅持現金結算。“以前歐美市場往往利用中國企業想賣產品的心理,要求延遲支付,訂立苛刻的條件。現在我們在保證質量和服務的前提下,一定要硬起來,這樣才能建立起強勢的品牌。”之前,愛國者生產的MP4、MP5等產品,在北美多受墨西哥和印度移民的青睞,根本入不了美國中產階級的法眼。但經濟危機襲來,也迫使這些對中端產品不屑一顧的消費者改變了消費習慣。
危機發生後,總有人會哭,也總有人會笑。金融危機壓縮了高檔品、奢侈品的市場,卻無意中擴大了中低檔產品的市場空間。這對於很多中國製造來說,也是千載難逢的向歐美市場進軍的機會。
2008年12月23日,*總理送了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善三句話,“迎難而上,逆勢而上,創新而上。”
在經濟危機的寒冬,很多企業連生存都成問題,尹明善卻作出了2009年出口額逆勢增長20%的承諾。他最看不起在危機中抱頭鼠竄的“鼠輩”,“ 如果看到危機,就帶著錢、卷著鋪蓋卷跑到國外發展,整個社會就會不認同你這個階層。但是我相信這個階層絕大多數人會迎難而上,這個階層的社會認同度會逐漸提升。”尹明善不但沒有逃之夭夭,反而還有足夠的信心抄底,化經濟之危為發展之機。在尹明善看來,浪頭一過,機會反倒來了。
不可否認,經濟危機也給力帆帶來了負面影響。2008年1月到9月,力帆集團平均每月的出口額約為5100萬美元,到10月由於第五波金融海嘯來襲,每月平均出口額降低了約1500萬。但危機背後潛伏著更多的發展機會,尹明善是“以小失換大得”。
經濟危機下,很多人面臨著裁員、減薪的困境,為儲糧過冬,他們的消費觀也開始向中低端傾斜。在國內市場,人們開始重實惠輕國際品牌。以前算是小富的,可能會花8萬元買哈雷摩托,但財富被經濟危機一點一點吞噬之後,就開始花一兩萬買國產摩托了。在國外市場,收入下降,人們不再對轎車情有獨鍾,開始尋找新的代步工具,摩托車進入了他們的視野。相對而言,中國製造物美價廉,成為他們的首選。
除了鞏固市場的陣地,把其做深做廣,尹明善趁競爭對手尚在經濟危機中掙扎之際,大力開拓新的市場。力帆集團打算在衣索比亞投資汽車工廠,在法國、墨西哥、義大利等國家建立摩托車直銷公司。
在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機,抑制了美國市場的消費需求,眾多外貿企業苦不堪言,尤其是棉紡織業,面臨著出口訂單全線萎縮的困境。福建省石獅紡織服裝企業卻逆勢飛揚,出口額增勢不減。美國市場難以撬動,他們就改向俄羅斯、歐洲、南美等市場。他們認識到,在中東、東南亞等國徘徊終究成不了大氣候,尤其是在2008年,如果拘泥於低端市場,將會受到更大的衝擊,“生產成本增加了,若是賣價上不去生意就更難做。而要增加賣價,一是要有更好品質的產品,再就是要設法打入發達國家市場。”於是,企業幾位領導人找到了突破口——羅馬尼亞,在他們看來,“羅馬尼亞剛加入歐盟不久,有著諸多初‘入夥’的優惠條件,國外產品進入的‘門檻’相對較低,石獅及中國的服裝等輕工產品完全可以從這一‘缺口’進入,並以此地為據點,繼而輻射東歐、西歐其他國家。”
挖掘財源茂盛的市場(下)(1)
房企抄底土地市場、投資者抄底資本市場及製造類企業抄底原材料或半成品則屬抄底買方市場。
在經濟危機中,中國的房地產商甚至比中國製造類企業的日子更為難過。連房地產商自己也沒料到,好日子竟如此短暫。2007年,房地產商還在為房產盛宴載歌載舞,敢向全球蕭條的樓市說不,大有逆勢飛揚之勢;而到2008年就走到了生死邊緣。調控政策、銀根緊縮、保障性住房、消費者博弈等集體圍攻,房地產陷入了十面埋伏的境地。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冬天的寒風日益刺骨,何日是春天仍不明朗。那些在房地產崛起中分得一杯羹的房地產俊傑們,難以叱吒風雲,英雄遲暮的格調漸佔上風。在房地產業,面臨著一場更為殘酷的洗牌,中小企業瀕臨出局,不得不賣房賣地以回籠資金,大型企業則頻頻抄底土地市場,成就新的地王。
高舉“變現為王”旗幟的萬科,在2008年第一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