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1/4 頁)
這就是李穎修得到的情報。當知道英軍在阿富汗的慘敗之後,他就立即判斷,英國人會回師印度。實際情況和他預想的差不多。
璞鼎查是在鎮江之戰剛剛結束的時候,收到印度總督奧克蘭的來信的。
“這是個悲劇,但不是我們的責任。”在收到這個訊息的第一時間,璞鼎查脫口而出,“想想吧,先生們,我們用一個團就能消滅一萬清國人,而奧克蘭卻讓八千士兵被比清國人更落後的阿富汗人消滅。除了證明奧克蘭的無能之外,還能說明什麼呢?”
“全權代表閣下,”遠征軍海軍司令巴加斟酌著措辭,“奧克蘭為了推卸他的責任,一定會說,我們把精銳都調走了,才導致了這樣的結局。我們離得比較近,現在訊息還沒有到達倫敦,但我敢肯定,倫敦的那些小報記者們一定會像嗜血的鯊魚一樣興奮起來。”
“我都能想到那些標題,《明珠上的血河》、《顧此失彼,印度危在旦夕》……”
“好了,說這些無濟於事,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
“立即停止和清國的戰爭,回印度去,畢竟印度才是皇冠上的寶石。”
“那我們征服清國的偉業怎麼辦?”
“依照清國人的情報能力,他們未必知道阿富汗的事情。第二次鎮江會戰中,我們已經把他們打疼了,我想,他們會接受巴麥尊首相的訓令中提出的十項條件的。”
璞鼎查在屋子裡團團轉著圈子,一會兒看看巴加,一會兒又看看陸軍司令郭富。
“真的要立即回印度嗎,就不能再等上幾個月。”
“閣下,我們耽誤不了時間。雖然阿富汗人不可能入侵印度腹地,但在邊境搗亂會給我們造成麻煩。而這些麻煩,會在倫敦被有意無意的放大。倫敦的政治,我想您比我清楚。”
是啊,倫敦的政治。璞鼎查非常清楚,如果自己對阿富汗的失敗表現得過於冷漠,那麼奧克蘭就有很大的機會把自己當成替罪羊。
《為了個人的虛榮置不列顛臣民的安危於不顧》,璞鼎查絕對擔不起這樣的報紙標題。
“好吧,先生們,把翻譯叫進來,我們向清國人呼籲和平。”
第二天一早,就有兵丁來報,奕經大人召見。楚劍功先沒在意,答應下來,然後和李穎修吃早飯,可過了不一會,又有兵丁來催,這一次,是讓兩人都去。
楚劍功和李穎修趕緊換上官服,李穎修一時興起,在簽押房裡扮成殭屍跳了幾下,這時候,奕經的師爺,貝青喬親自來了,催兩人快去。短短時間,居然三催。楚劍功和李穎修不敢怠慢,趕快騎馬出發。
新任兩江總督牛鑑還沒有到達江寧,奕經仍在主持大局,他見到李穎修到來,分外高興。
“李道臺,久仰大名,當世蘇張之名,如雷貫耳。”
李穎修心想,我什麼時候成了蘇秦和張儀了,面上卻不好反問,便只是說道:“大帥過獎了,下官只是知道些外夷的事情而已。”
“今天真是雙喜臨門哪。”奕經突然說道。
“大帥為什麼這麼說?何喜之有?”
“皇上新的聖旨剛剛到了。”
“皇上怎麼說?”
“皇上已經回心轉意,正式要與英夷和談。委任耆英為欽差大臣,專職談判,牛鑑為談判副使。林則徐林大人,和伊里布大人,為參贊機要,他們兩位都是擅長制夷的人物,有他們在,想來不至於吃什麼虧。謝天謝地,終於不用再打仗了,我這倒黴差事也算到頭了。”
奕經一時得意忘形,口無遮攔。
楚劍功想告訴奕經關於阿富汗的事情,但李穎修搶著說話:“大帥,第二件喜事呢?”
“就是你李道臺前來啊。你是我大清第一位通商洋務善後使,來得正當其時,正當其時。談判啊,訂約哎,這些事情,自然由你去管。”
楚劍功明白奕經為什麼這麼高興了:“大帥不再和英夷接洽麼?”
“我不管了,我不管了,我要儘快回京師去,向皇上面陳情弊。”
“原來如此。”看來奕經大人對這爛攤子死了心了,想甩手不管。李穎修心裡默默好笑,口卻說道:“那可好,有大人進京面聖,向皇上當面陳情,讓皇上弄清楚這裡的情況,我們也好放開了做事。”
楚劍功卻想到一事,“大人,您要回京,那您的麾下,關外八旗、蒙古藩部,由誰來指揮,交給奕山大人麼?”
“不,奕山也會和我一同北返,關外八旗還成建制的,自然回去關外休整。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