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2/4 頁)
皇上,帶您可是君恩深重,您丟了廣東,都沒有殺您,甚至連下獄都沒有。您對得起我大清嗎?”
“我自知愧對皇上,所以決心不再參與政務。”
“林大人,你與魏源編這《海國圖志》,難道不知道,我大清到此存亡絕續的關頭,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大清若是不變,覆亡在即。你就袖手旁觀,你讀的聖賢書哪裡去了?”
林則徐沒想到肅順會這麼說,更沒想到他有這般見識。
“林大人,我知道,憑我們一兩句話,是勸不動你的。但我肅順想,你林大人洞若觀火,我大清的危局你不會看不到,只是你待罪之身,不方便站出來,你心裡在著急啊。”
林則徐擺擺手:“你高看老朽了。”
肅順自顧自的說下去:“我大清陳疾重病,危在旦夕。而旗人疲敝,無力振作。唯有依靠漢人,滿漢同舟共濟,才有中興的希望。”
林則徐沒想到肅順會提出滿漢合流,他隨口問道:“若是你來,如何做。”
“林大人有言,師夷長技以制夷,故而其一,便是要學西洋。”
“那其二呢?”
“旗人已廢,唯有滿漢合流,方是出路,不然……,廣州滿人有賴林大人仁德,得以北遷。江寧的滿人,便沒有這般幸運。”
載垣也沒想到肅順思量得這般長遠,他下意識的問:“,這是你和文祥商量好的?還有其三麼?”
“其三,自然要整軍經武。討平叛逆。”
林則徐默然不語。
肅順接著說:“總而言之,師夷、溶漢、整軍經武,斯為三大政策。”
載垣終於忍不住了,雖然起事前文祥和肅順就給他打過底,但他現在還是有些接受不了:“融漢?以旗人的人數,只怕被漢人給溶了。”
“那是自然,古來只有大融小,強溶弱,只要解除了旗漢之間的禁制,旗人在四萬萬漢人中,不過滄海中的一滴水罷了。叫做‘溶漢’,不過是讓旗人的心裡好受些。”
“只怕旗人沒法好受。”林則徐看著載垣的樣子,不由得說。
“所以,只有請林大人這樣德高望重的重臣出山,才能鎮得住局面。林大人簡在帝心,賢能公正之名傳於四海,有林大人主持大局,旗人們才會放心,不會擔心受了虧待。”
林則徐有些心動了,什麼叫社稷之臣,挽狂瀾於既倒,但他還是有些不放心:“若旗人還是不服呢?”
“小王爺,林大人這句話是在問你。”肅順也要堅定信心。
載垣喝了口茶,下定決心:“我有槍!”
“林大人,還有一事。”肅順這時的口氣,已將林則徐看做答應了:“四阿哥,六阿哥,誰當皇帝啊?”
“為人臣子,怎能擅議廢立?”
“多事之秋,不要節外生枝,立長吧。”肅順早有定計。
三天後,道光帝退位,登太上皇,眾臣擁立皇四子奕裕��實郟�喜恍恚��耄�嗽省�
肅順兼任領班軍機大臣,載垣為神機軍總領袖,心腹因蘇阿接替善撲營旗隊長。神機軍八旗地區領袖俱不變,
林則徐為體仁閣大學士,總攬政務,兼任總理萬國事務衙門總辦大臣。各部尚書及其他重臣職務不變,塞尚阿空出的兵部尚書由穆蔭接任。
自1845年元旦正式改行西曆,但仍舊採用年號,為了顯示滿漢合流,同光和塵之意,故定年號為“同光”。史稱“同光改制”。
10月的最後一天,第一個京師以外的好訊息到來。直隸總督琦善,上表稱賀,並附私信一封,恭賀老友林則徐終於能夠一展宏圖。天下疆臣之首已經表明自己支援“同光改制”的態度。
36軍機處專權
到京中的第二份急報,卻是胡林翼由上海送來。郭嵩燾的《善後借款章程》終於送到京師了。
林則徐的第一反應是:“一下子借到五千萬兩,還要修鐵路,建電報局,這英夷是不是太傻了。定有陰謀。”
工部尚書何汝霖說:“林中堂,我看未必,你看著協議裡寫了,英夷要來開礦,還要監督財政,這都是吸血的條目啊。”
“五千萬兩,實打實的五千萬兩,”戶部尚書卓秉恬比較實在:“這急報走得還是太慢,要是早幾天到,就不用搞什麼旗餉入營,也就不會鬧出這麼大的亂子了。”
“看來這電報局也是好東西,如果郭嵩燾直接從英倫發電報,萬里之遙,瞬息可到。就不會拖這麼久了。”肅順說,“前線軍情,也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