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第4/4 頁)
大清財政,還是有一些疑慮,同時,他又對法國財政的高效非常羨慕。他在倫敦所見的法國人,全都是狡猾而富有的金融家。他決定將北洋運營總局的銀行部分,單獨分離出來,讓法國匯理銀行主導,荷蘭和比利時銀行輔助,這樣,也就限制了英國。而當大清收回北洋總局的時候,法國人的金融經驗,也就一併轉交給大清了。
作為金融幫助的回報,郭嵩燾將從安南通往廣西的鐵路修築權讓與法國。雖然法國目前仍舊困於安南南部,而共和的廣威軍已經佔領潯州,控制了廣西南部。但這些不是郭嵩燾要操心的。
第五部分為《電報合作協定》:即在五個通商口岸和天津設立電報局,架設電線,由洋商經營,清廷在財政好轉後,逐步贖回股份。
第六部分為《借師助剿協定》:
即簽約各國不得與叛匪,包括髮匪和匪共,發生官方接觸,不得向髮匪和匪共出售武器和機械。上海和其他通商口岸的各國領事,應該主動協助清廷剿匪,費用另計。
在這一部分內,英國方面主動加了一條:對廣州實施貿易禁運。格萊斯頓去年提出的報告終於得以落實。
第七部分為《普遍性之要求》:
大清允准所有沿岸港口及島嶼概不讓與租借英國以外的國家。大清應聘用英國人指導政治、財政、軍事等,以應對目前的危局。出於慈善目的,英國聖公會,法國天主教,以及其他各國宗教和慈善團體,可自由在清國內部設立醫院、學校、育嬰堂等等。
《善後借款章程》借款總額一千五百萬英鎊,即超過五千萬兩白銀。按郭嵩燾所想,清廷的財政危機一定可以頂過去,而且為大清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觀念。大清中興有望。
這一《章程》是圍繞借款而生,所以又被稱作“善後大借款”,全文一共七款二十一條,故另有別名《二十一條》。郭嵩燾在各國公使簽字以後,取各國文字文字各一份,精心封好,交給下屬,讓他搭上一艘通往印度的快船,在印度換船後,前往大清的通商口岸上海,最後一驛馬飛報京師。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