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東半球,運至紐約銷售,遠比在紐約近郊生產該產品來得划算。中國也從此登上國際集裝箱海運和世界工廠的舞臺。
本書從集裝箱的發明史娓娓道來,將一個看似平凡的主題衍變成一個個非同尋常的有趣故事,展現了一項技術的進步足如何改變世界經濟形態的。
讀者在享受閱讀的同時,還會有趣地發現,即便是一個簡單的創新,也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目錄
推薦序麥伯良
致謝
第1章集裝箱造就的世界
第2章碼頭上的擁堵
第3章卡車司機
第4章系統
第5章紐約的港口保衛戰
第6章工會的分裂
第7章制定標準
第8章起飛
第9章越南
第10章暴風雨中的港口
第11章繁榮與蕭條
第12章“大規模”情結
第13章發貨人的反擊
第14章及時生產
附錄國際集裝箱行業發展方興未艾
機構公司名稱中英文對照
參考文獻
譯者後記
名家推薦:
一個個冷冰冰的鋁製或鋼製大箱子,卻堆積出了中國一年2萬億美元的進出口總值,集裝箱,就好比是全球化的“腎”。萊文森挖掘的故事,為我們還原了一個真實的貿易世界。
…著名財經評論家、《華夏時報》總編輯水皮
中國太缺經濟史,更缺產品史。以一個產品史承載一部經濟史,在中國實屬罕見。一個行業的改變往往出於偶然,偶然後來被解釋為必然,但一場革命往往就是源於微不足道的一項創新。
《競爭力》雜誌主編方向明
正如很少有人注意到馬鐙的發明是如何改變歷史程序、重構世界版圖的,也很少有人意識到集裝箱如何成為全球化的幕後推手。《世界是平的》只是讓我們看到了網際網路如何成為把世界變平的“推土機”,而事實上,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集裝箱這種看似低技術含量的發明早就成為使世界變小、變平的巨大力量。馬克?萊文森把集裝箱這種平淡無奇的物品置於商業史的顯微鏡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別開生面的歷史圖景,一個我們從來不以為意的商業奇蹟。這本讓人大開眼界、悅人心智的小書,將大大豐富、拓展中國企業對於創新的想象力。
…《21世紀商業評論》主編吳伯凡
致謝(1)
集裝箱運輸的歷史並不久遠,但大量相對近期的原始資料已經非常難以查詢了。很多相關的企業記錄已經滅失。紐約港務局(PortofNewYorkAuthority),也就是現在的紐約和新澤西港務局(PortAuthorityofNewYorkandNewJersey),對集裝箱運輸的早期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但該機構的很多記錄毀於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世界貿易中心(WorldTradeCenter)的恐怖襲擊。本書的面世要感謝很多熱誠的檔案管理員和圖書管理員,是他們幫助我在研究者很少問津的那些館藏中找到了現存的材料;還要感謝很多原本沒有義務幫助我的個人,是他們徹底地翻查了自己的檔案,為我找到了一些重要的記錄。
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當我最初想到要寫寫馬爾科姆?麥克萊恩(MalMcLean)時,北卡羅來納州檔案館(NorthCarolinaStateArchives)的喬治?史蒂文森(GeorgeStevenson)就給我送來了一些很難找到的關於麥克萊恩家族的資料。當我決定回顧更近期的集裝箱運輸時,紐約市檔案館(NewYorkMunicipalArchives)的肯尼斯?科布(KennethCobb)、紐約拉瓜迪亞社群大學(LaGuardiamunityCollege)拉瓜迪亞和瓦格納檔案館(LaGuardiaandWagnerArchives)的道格?迪卡羅(DougDiCarlo)以及位於特倫頓(Trenton)的新澤西州檔案館(NewJerseyStateArchives)的貝特?M?愛潑斯坦()向我伸出了援手,讓我完整地描述了集裝箱摧毀紐約港的來龍去脈。
有關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nternationalLongshoremen’sAssociati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