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個城市的德國將軍漢斯·德爾在《進軍斯大林格勒》一書中寫道:
“9月中旬開始的爭奪斯大林格勒工業區的戰鬥,可以稱為陣地戰或‘要塞戰’。大規模的戰役終於過去了。戰爭從草原開闊地轉到被大大小小溝壑分割的、有許多小樹林和山谷的伏爾加河沿岸高地;轉到斯大林格勒的崗巒起伏、坑窪不平的工廠區。這裡到處是鐵的、混凝土的和石頭的建築物。作為長度單位公里,已被公尺所代替;總參謀部的地圖也被城市平面圖所代替。
敵我雙方為爭奪每一座房屋、車間、水塔、鐵路路基,甚至為爭奪一堵牆、一個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礫都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消耗彈藥之多已屬空前)也不能相比。我們與敵人距離已近到極限。儘管我們有優勢的空中力量和密集的火炮力量,但在近戰中都無法發揮作用。俄國人比德國人的優勢在於:他們更善於利用地形和進行偽裝;他們有豐富的街壘戰和固守樓房的經驗;而且他們佔領著牢固的防禦陣地。“
從繳獲的德軍摩托化第29師的戰鬥日誌中得知。9月17日,該師師長向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報告:
“……我師的兩個摩托化團幾乎全軍覆沒,220輛坦克只剩下42輛。”
希特勒曾經對第6集團軍司令說:“你帶領你的集團軍,你將所向無敵!”
可是,在斯大林格勒的初期戰鬥中,這個集團軍就碰得頭破血流。
希特勒撤了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將軍的職,僅僅是再次表明自己的意圖:無論如何要佔領斯大林格勒。
9月23日,所有偵察渠道都證實,敵人繼續在市內戰鬥的同時,又在戈羅季謝和亞歷山德羅夫卡地域集結大量兵力。這就不難證明,新的敵軍集團將對馬馬耶夫崗以北的工廠居住區、拖拉機廠、“街壘”廠和“紅十月”廠實施攻擊。
為了擊退敵人從這個方向來的突擊,我們立即著手組織後方反坦克地區。其界線是:從碼頭(在梅切特卡河口)、梅切特卡河南岸至維什涅瓦亞峽谷口,往下沿多爾吉沖溝北脊的小樹林西緣直至伏爾加河。 工程兵部隊接到命令:在3天之內敷設密集的反坦克雷區,掘出崖壁和斷崖。各師長、旅長們接到命令:選派出特別分隊及為其警戒的分隊,在自己的防區內構築反坦克地區,敷設反坦克雷區。為了防止敵坦克衝到我後方地區,要組織一個配備有備用地雷的工兵小組,以便能隨時在敵坦克可能突破的所有道路和路口敷設地雷。
9月24日晚,當市中心的戰鬥停息時,我們得到證實,敵人的生力部隊正在拉茲古利亞耶夫卡和戈羅季謝地域集結。夜裡,我們決定區域性地變更集團軍的兵力佈署,以便壓縮並強固莫克拉亞·梅切特卡河的正面和馬馬耶夫崗地域的戰鬥隊形。9月25日,下達了變更佈署的命令。在命令中特別強調了:
“在任何情況下,絕不允許敵人闖入阿爾季列里斯卡亞大街地區和靠近伏爾加河河岸。並準備進一步肅清城裡的德軍……
1942年9月26日黎明前,集團軍所有部隊要作好一切
準備,反擊敵人可能實施的攻擊、特別是在戈羅季謝和‘街壘’,廠方向上的攻擊。“
我們作出這個決定,全靠偵察兵向我們提供的準確的情報。應該對第62集團軍M·3·格爾曼領導的全體偵察員作出應有的評價。他們沒有報錯過一次敵情,因此,使我們能夠預先知道德軍的行動,並作出必要的決定。
頓河與伏爾河之間是一望無際的光禿禿的草原,這使我們能夠大縱深地觀察整個地形。但僅此一點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把所有觀察到的情況作出正確的分析,識別出假機動和虛擬情報。
我們是冒著風險行動的,因為這次變更佈署是在與敵人十分接近的地方、在敵人的眼皮底下,並且是在防禦縱深極窄地域裡實施的。這裡沒有直通路和行軍路線,到處是深溝、坍塌的建築物、障礙物以及大大小小的彈坑。
時間計算上的一點錯誤或者偽裝上的絲毫不懼,都會破壞整個戰鬥的佈署,遭受敵人炮火的重大殺傷。集團軍司令部的所有參謀作為嚮導被派到部隊中去,具體組織夜間的部隊機動。
防禦集團軍北翼的部隊由三個步兵旅(第115、第124、第149旅)、薩拉耶夫師的一個團、步兵第315師的摩托化步兵第2旅的一些建制不全的分隊組成。它們的左面,即從莫克拉亞梅切特卡河到多爾吉沖溝北脊的地段上,由擁有56輛坦克(其中36輛中型坦克,20輛輕型坦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