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千塊錢,只是說說糊弄人而已。
避免被自稱照顧你的人忽悠的關鍵是,就事論事、就東西論東西,不要掉進對方利用開價不同,設定的心理陷阱。遇到類似的情況,儘可能不要立刻做決定,儘可能地多方比較,不要相信一面之詞,根據東西的實際情況判定其價值。
套路四:求你幫一個小忙,後面拖著個大頭
有一個叫做“煮石頭湯”的故事,很有啟發性。說一個窮人想去富人家蹭飯,遭到拒絕。窮人就跟富人借了一個鍋,說可以用祖傳秘方煮石頭湯。富人出於好奇,就答應了下來。窮人埋鍋煮石頭,煮了一會兒,又跟富人要鹽、青菜、肉骨頭、甚至饅頭就湯喝,總之每次要一點點東西,循序漸進地騙了富人好多東西,用富人的材料美美地做了一頓大餐。而富人因為窮人每次所提出的要求都不大,出於好奇心喪失了警惕性,結果被窮光蛋一再得逞。
別人求你幫忙時一定要小心,即使是很小的事情。這一小要求的後面可能尾隨著另外一個更大的請求。一旦你的心理防線被突破了,接受了一個比較小的請求,就可能接著答應更大的要求。
套路五:用隨大流心理挾持你,讓你迷失自我
人有一種從眾心理,當我們發現大家都在做一件事,我們就可能改變自己對那件事的固有看法,或者本來沒有興趣做那件事,這時卻像催眠似的跟著別人也去做。一些喜劇室內劇,比如《我愛我家》、《鏗鏘六人行》、《東北一家人》等等,在每個喜劇場景後,都設定有笑聲伴音,觀眾看到這裡,受到笑聲暗示,不由自主地跟著伴音就笑了起來。利用的就是這個原理。
想要避免被隨大流心理所影響,關鍵是不要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跟別人的混為一談。人家跟你說什麼什麼最流行、最好、最熱門、大夥都在那麼做的時候,你得明白,就算那是真的,適合大傢伙的,不一定適合你。
套路六:用“物以稀為貴”心理吊你的胃口
人們常說“物以稀為貴”,總以為越是不容易得到的東西越珍貴。人的心理有時候的確有點下賤,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很難得到的東西,我們就越是想要的厲害。
要克服這種心理,你可以問自己,如果這東西有很多很多的話,自己還會不會這麼迫切地想要呢。當然,沒人會想要的,你也不例外。
套路七:假裝站在你一邊,幫你說話
假裝站在你一邊,目的是用來騙取你的信任。如果運用得法,你被人家忽悠住了,甚至會感動得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只覺得對方是自己最鐵的哥們,爹媽都未必好使。
比如,你去一家傢俱商場買床墊子,看中了一個品牌的產品。導購員卻對你說,要是你想買這個品牌的床墊,他可以立刻給你開交款單據,但是有些事情他不得不提醒你。他說你可能不知道,這個牌子的產品看著雖然好,但是廠家在製造時為了降低成本,在填料上使用了很多回收利用的材料,有可能對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至此,導購員贏得了你的完全信任。人家冒著少賣東西的風險,把你本來不知道的事情告訴了你。你說你該有多感動。感動之餘,人家向你推薦其它產品時,你自然無不言聽計從了。
套路八:提出不可能接受的要求,消磨你的意志
有時候,某些人會故意跟你提出一個不可能接受的請求,目的沒有別的,就是為了碰一鼻子灰。你拒絕了對方,就會心存歉意,當對方再提出一個更小的請求時,你就會因為不好意思拒絕的緣故答應下來。而實際上,這後一個比較小的請求,很可能才是對方真正想請你做的事情。
兩害相權取其輕,面對兩個都會給自己造成麻煩的請求,我們通常會選擇那給自己造成麻煩較小的一件。這也是人之常情。在內心深處,你會不由自主地撥拉小算盤:這後一個要求相對簡單,看起來也不那麼麻煩,何況已經拒絕人家一次了,再不給面子未免有點不近人情。你自以為想的挺合理,可以卻已經掉入了人家的圈套。
技巧回放
★ 提防假裝跟你特別投緣的人,有些人博取你的信任,只是為了從你身上謀求利益。
★ 小心關係不熟的人,忽然跟你套近乎,給你各種各樣的好處。一旦你接受了人家的好處,就不好意思再拒絕人家的請求了。
★ 不要輕易相信自稱照顧你的人的說法,別人的價碼未必是真實的。
★ 有時候小的請求後面可能跟著更大的請求,人家利用小的請求攻破你的心理防線,只是為了放長線釣大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