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管是再請複核,還是抗命拖延,秦帝國的命運將完全改觀,歷史將轉向不同方向。扶蘇自殺,蒙恬失去依託,被置於極為被動的境地。他無奈之下,只得將兵權交與副將王離,但拒絕自殺,被軟禁在上郡陽周縣。李斯手下舍人出任護軍都尉,代替扶蘇,監控北部軍。
扶蘇自殺的訊息傳到九原,緊張不安的胡亥、李斯、趙高大喜。他們馬上由九原連線咸陽的直道急速南下,進入首都咸陽,發喪,公佈遺詔,立胡亥為太子,繼位,遵始皇帝生前旨意,號稱二世皇帝。李斯繼任丞相,主持政事。趙高升任郎中令,躋身於政府主要大臣之列,負責宮廷警衛。三頭執政的二世新政權,正式成立。
八蒙恬與蒙毅
二世有意釋放蒙氏兄弟,繼續起用。然而,蒙恬與李斯是政敵,蒙毅與趙高有私仇,在消滅蒙氏的問題上,李斯、趙高二人利害一致。
二世皇帝即位以後,對於扶蘇的舊黨,首先是蒙氏的處置,成了政治上的首要課題。
蒙氏祖上是齊國人。蒙恬祖父蒙驁,由齊國來到秦國,走客卿入仕的路,官至上卿,先後仕於秦始皇的高祖父秦昭王、祖父孝文王、父親莊襄王。蒙驁富有軍事才能,統領秦軍征討各國,軍功卓著。秦昭王時伐齊,莊襄王時攻韓、擊趙、侵魏,他都是主要將領之一。秦王嬴政即位,蒙驁以四朝老臣宿將,繼續活躍在秦軍東進侵攻韓、魏的戰場上,死於秦王政七年。蒙武是蒙驁的兒子,仕於秦王嬴政時代,在攻滅楚國的戰爭中,蒙武先配合青年將軍李信攻楚;秦王政二十三年,出任老將王翦的副將,隨王翦擊殺楚軍大將項燕,平定楚國,繼續南下,略定百越,戰功赫赫。
。←虹←橋書←吧←
第42節:第三章大廈將傾的前夜(12)
蒙恬與蒙毅兄弟,是蒙武的兒子。蒙氏兄弟,如同當時欲走仕宦道路的官宦子弟一樣,從小學習識字書法、法律章程,以文法之吏步入仕途。秦代是全能官吏的時代,文職武職之間並無截然的界限,文法吏要從軍作戰,軍功吏也可轉任文法吏。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王賁被任命為大將,率領秦軍由燕南地區進軍,攻取齊國。秦王嬴政考慮到蒙氏家族由齊入秦,世代為將,在齊國有影響,於是任命蒙恬為將軍,協助王賁攻齊。滅齊以後,蒙恬被任命為內史,出任帝國首都地區的軍政長官,成為政壇上的新星。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蒙恬被任命為大將,統領三十萬秦軍攻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設定了九原郡,進而連線戰國時期秦國、趙國、燕國的長城,修築從九原直達首都咸陽的軍用高速公路……直道,將整個秦帝國的北部邊防牢固地統括起來,首都咸陽也由此而解除了北騎胡馬長驅南下的安全之患。蒙恬的弟弟蒙毅,精通法律章程,行政幹練有能,深得始皇帝賞識信任,一直在始皇帝身邊協理政務,位至上卿。始皇帝出行,蒙毅常常隨車驂乘;始皇帝入宮,蒙毅每每在御前聽事,集寵信尊貴於一身。對於蒙毅的官職,史書失載,由他身為上卿,多年在宮中侍候於始皇帝身邊的情況來看,我推想他出任郎中令,多年來是始皇帝的內廷總管和侍衛大臣。蒙氏名族,三世功臣宿將,蒙恬擁重兵威震北疆,蒙毅懷帝寵參謀機要,兄弟文韜武略,忠信歷代傳家。在始皇帝時期的政壇上,沒有可與蒙氏兄弟比況爭鋒者。
始皇帝遣派皇長子扶蘇到上郡,事情固然起因於扶蘇勸諫迕意,多嘴煩心,不過,上郡在內史北面,離咸陽不遠,是帝國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北部軍的總部所在,也是拱衛首都的要地。扶蘇到上郡監軍,與大將蒙恬共事,直接參與軍政,掌握軍事,得蒙氏兄弟內外相助,形成不可動搖的接班態勢,又未嘗不是始皇帝苦心安排繼嗣的佈局。扶蘇自殺後,蒙恬被囚禁於上郡陽周縣。蒙毅在巡遊途中,受始皇帝委託外出祭祀,被就地囚禁於出使地的代郡,聽候二世發落。
二世與蒙氏兄弟間並無嫌猜。扶蘇自殺後,二世有意釋放蒙氏兄弟,繼續起用。然而,蒙恬與李斯是政敵,蒙毅與趙高有私仇,在消滅蒙氏的問題上,李斯、趙高二人利害一致。李斯和趙高擔心蒙氏一旦復權,將會威脅自己的權力地位,對二世的繼承問題也會留下隱患,所以他們極力反對此事。趙高進言二世說:〃臣下聽說先帝早就有意舉賢立陛下為太子,而蒙毅反對。蒙毅知賢而阻斷,使太子經久不得立,是為臣不忠而惑亂主上。以臣下之見,對於這樣的亂臣,不如誅殺,以免將來生亂。〃二世不得不打消起用蒙氏的念頭,繼續囚禁蒙氏兄弟。二世正式即位以後,安葬始皇帝,大赦天下。蒙氏兄弟的處置,再一次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