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頁)
這本書在出版後的三年裡共賣出七千五百冊,這個數字超過了這個時期《物種起源》的銷售數。
弗朗西斯·達爾文說:“這本書在廣大公眾中所獲得的成就是不難說明的。這樣廣泛、新穎和通俗易懂的結論由於是從研究這些盡人皆知的生物中得出來的,並以毫不懈怠的毅力孜孜不倦地加工整理而成的,所以就能吸引許多讀者。”一位評論者指出:“在多數人心目中……蚯蚓簡直就是一種瞎眼的、遲鈍的、沒有感覺的和粘粘糊糊的令人生厭的環節動物。達爾文先生為它的特性恢復了名譽。蚯蚓立刻就成了有理智的和起有益作用的東西了。它能造成巨大的地質變更,能挖平山坡……是人類之友……和古蹟保護協會的一名會員。”
的確在該書的前兩章裡,達爾文收集了大量新的、生動的對蚯蚓的生活方式的觀察資料。他特別注意它們的半水性,以及它們在夏季土壤乾燥的時候和冬季土壤封凍的時候儘量特別深地鑽入泥土中去的現象。他指出它們的夜間生活方式是習慣於躺在接近地面的洞穴裡,這就使鳥類能把它們大批消滅掉。他研究了它們對各種刺激的反應,並確認它們的感覺器官中觸覺和它們為找到各種芳草食料所必需的嗅覺最為發達。
他研究過蚯蚓吃的各種食料,指出它們是雜食性的,研究過它們的消化。他尤其注意蚯蚓堵塞入洞口的現象,為堵塞洞口。它們把各種各樣的物體拉到洞裡,或者用小石子擋住洞口。達爾文運用羅馬內斯(熱心的達爾文主義者之一,後來寫了《動物的智慧》一書)對動物的“智慧”下的定義,即只有在動物基於自身的經驗而本身得以改進的時候,我們才能承認動物有不容置疑的“智慧”,觀察了蚯蚓是怎樣把樹葉拖進洞去和蚯蚓平常總是拖住葉子最容易進洞的那一端的現象,從而承認了蚯蚓具有“智慧”(對此,評論者也以開玩笑的方式加以強調)。達爾文認為這就是蚯蚓本身的經驗所致。然而,從這個時期他寫給羅馬內斯和弗朗西斯·哥爾頓的書信裡可以看出,他對這條結論是十分懷疑的。特別使他驚訝的是,在他工作室的瓦盆裡的蚯蚓,也幹起它的拖樹葉進洞的活兒來,並堵起洞來,不過要比在自由天地裡幹得粗糙得多。
他考察過蚯蚓挖洞的方法(它們用身體的前端把土推開,並把特別結實的泥土吞下去)和洞的深度。
第三章,他專門用來寫測定蚯蚓拋到地面上來的泥土量的情況。他採用兩種方法來做:一是測定地面上的物體埋下去的速度;二是較精確地測定一定時間期限內被丟擲的泥土的重量。當然,埋下去的速度取決於墊在下面的岩層的堅實程度,當地的蚯蚓數量等等。可是,物體下陷的速度幾乎到處都一樣,每年平均約五分之一英寸。他也研究了大石塊埋入土裡的速度較慢的現象。在測定蚯蚓一年拋到這塊面積上來的糞便重量的時候,他發現,在一英畝地上一年要攤到七·五六噸乾土;如果把這個數量的泥土均勻分佈開,在各種性質的土壤中就有0。00—0。1429英寸厚。
第四章,達爾文用來說明舊建築物的埋沒情況,舉出許多在發掘地開採出來的土壤剖面作例子。在這些非常有趣的考察結論中有一條是,蚯蚓不光是使得建築物的地面鋪石和牆壁下陷(因為,蚯蚓把泥土從這些廢虛下面弄走了,因此剩下的泥土塌落),它們還能出色地穿通地面的混凝土,甚至穿通厚厚的牆壁內的、把建築物的一塊塊石頭互相連線在一起的混凝土,而打出通道來。這樣,蚯蚓穿透地面把糞便排洩到建築物遺址上面來,把遺址越埋越深。因此,所有的物體幾乎都以同樣的速度下降和下沉。
件件事實都經過達爾文全面而徹底的考察,正象他把校樣的條件寄給卡魯斯教授翻譯時,寫信對他說的那樣:“這個課題對我來說是一種愛好,我對它精雕細刻,也許精細到了發瘋的程度”。
在第五章和第六章裡,達爾文在作出蚯蚓參與破壞地殼表層的結論時,也指出,風雨和江河激流對於帶走山上的岩石,捲走土層所起的作用。他強調指出,流水和海水在搬走極小的微粒上最起作用。因此,蚯蚓把土疙瘩弄碎,弄成圓形,這就促使把它們搬走。
我不打算進一步談這兩章的細節,我只指出,達爾文在結束語中再次談到,蚯蚓在地殼構成史上的重要性:真的,再過若干年,蚯蚓藏身的整個地表層會透過它們的軀體,受到機械的和化學的耕耘。他說:“蚯蚓用最好的辦法為鬚根植物的生長和任何一個屬的種子植物準備好了土壤。它們反覆迴圈地使腐植土受到空氣影響;使土地鬆散到不剩下任何一塊大於它們能吞下去的小石子的程度。它們象為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