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⒂�躒�蟊蠢�醯�約叭��嘰�菰�醵賈鋁τ諍敕ɡ��亂擔輝誆氐卮永�淹訝脹醯郊�治宕�某噯勸徒淼睦���躋捕忌硤辶π校�胙鋟鴟ǎㄏ晗縛剎臥摹肚嗍貳貳ⅰ逗焓貳泛汀棟資貳罰�輝諍旱兀�源遊骱悍鴟ù�牒罅角�甑睦�煩ず又校�懦夥鸞痰墓�踔揮腥�湟蛔謁奈唬�漵嗟畝賈鋁τ詵鸞痰暮胙鎩W日�技岡蠔旱鼗實堊Х鷙敕ǖ氖率怠�
南北朝時南朝的梁武帝,虔誠事佛,以佛法治國,並拜法雲、雲光、寶誌三大高僧為師。他的皇后雖然美麗,卻嫉妒心強,又誹謗三寶,年青時即已死去,墮為巨蟒,因此託夢給梁武帝請求超度,因此梁武帝依據佛經著成十卷懺法(俗稱《梁皇寶懺》,這種梁皇懺法直至今天仍盛行不衰)。又在造完水陸大齋的儀軌後,梁武帝手捧儀軌跪在佛前,極其虔誠地祈禱:若儀軌合乎聖理,則使佛前燈火不點自明,否則燈火仍舊黑暗。說完拜下,剎那燈火通明。又梁武帝在惠約禪師前受了菩薩戒,當時向禪師頂禮時,請禪師向外保密,於是禪師也合掌入於淨瓶中,後又化為五彩雲朵而出,禪師也請武帝向外保密。梁武帝堅持日中一食,並從大乘菩薩戒出發,發心斷除酒肉,並詔示全國僧人都斷肉食素,使素食成為流傳至今的漢地佛教一大優秀傳統。梁武帝還三次捨身寺廟,講經說法。
隋文帝小時由智仙神尼扶養長大,後在南京棲霞山造塔迴向智仙神尼,塔中銘文說:‘菩薩戒佛弟子大隋皇帝堅,敬白十方一切三寶……。’同時在全國各地落成了三十多座,各地都有瑞應奏聞,隋文帝感慨地說:‘佛法重興,立舍利塔,必有感應。’隋文帝因為喜好佛法,又好食麻豆,故曾稱恍然若覺前身是出家人。
二十多歲登上皇位的唐高宗自小便受菩薩戒,與其父親唐太宗一樣推動佛教事業,禮敬玄奘法師等有道高僧,並經過辯論後,決定出家人不用頂禮國君。
唐肅宗在登基初,即請一百多位出家人,在行宮朝夕誦經,祈禱國泰民安。乾元年中詔請密宗大師不空,於內宮建道場修護摩法,為皇帝授轉輪王七寶灌頂,並詔令天下各州郡建立放生池,共建有81所。中唐時的唐宣宗在登位前也曾出家多年,明太祖朱元璋起義前也做了八年的沙彌,朱元璋的嫡孫建文帝登位後,因被其叔父奪去皇位,而出家直至其命終。如此事倒俯拾皆是,恐繁不錄。
佛法是座寶山
有人認為學佛是思想落後的表現,對社會的發展起不了促進作用,但殊不知許多對社會有卓越貢獻的人當中,如近代維新運動的核心人物譚嗣同、康有為、梁啟超他們正是從佛教中汲取了進步的力量,早期著名的革命家瞿秋白說:‘無常的社會觀,菩薩行的人生觀引導我走上了革命道路。’現代的許多科學家、社會名流甚至國家元首也在學習佛法,非但未見阻礙了他們的發展,甚至還推動了他們事業的進步。開創了科學新紀元、本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說:‘佛教是一切科學的源動力。’
佛教講大慈大悲,有的人以為如果學習佛法,那麼我的家庭、工作等許許多多的事情就不太好做下去。不要說小小的一個家庭或者是一個工作單位,以前吐番勢力雄厚時期的松贊干布法王也以佛教的大慈大悲精神來感化了周邊的許多國家;又在印度古代國力強盛的孔雀王朝時期,統治全印度聲名顯赫的阿育王也是大力推行仁政,以佛教的大慈大悲、五戒十善來教化人民;在漢地歷史上的許多賢明君主也以佛法來治國安民、撫慰外邦,從而達到盛世太平,如康熙、乾隆時期的盛世等等。故呂思勉先生也說:‘佛教教義的高深,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在他亦有種種治國安民的理論。’所以說佛教用來治國安民都是並行不悖,更何況說是自己小小的事業,大佛學家華智大師曾說:‘一個人不造惡也照樣能夠成辦自己的一番事業。’
以佛教的精神來說,它否認任何絕對的存在,認為萬事萬物一切現象皆是由因緣集聚假合而產生的,故佛法沒有任何絕對死板的教條,它總是能順應時代的變遷而常新,並且它認為一切事物的核心乃是有情的心靈世界,透過揭示心靈世界的奧秘,使人們認識到宇宙萬物的真理,從而使人類的心靈得到完全的解放與自由。所以佛法的理論和精神若是真正融入到一個人的心靈,這個人就會煥發出無比強盛的生命力,若是一個社會、國家或民族受到了這種精神的哺育,那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各個方面就都會煥發出一種活力來,佛教在中國二千多年來的傳播歷史正說明了這一點。1998年11月22日在北京隆重舉行的‘紀念中國佛教二千年’大會上,首都各界人士包括學術界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