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3/4 頁)
為贊同的。如今表面上南方基本上處於國防軍統一之下,可是各地,尤其是四川的地方軍閥還未完全整編,許多地方護院武裝也未完全清除,中央政府的地盤乍然擴大,對於許多省份的控制力還非常有限。
他們都贊成趁機在東北做出點動作,這點意識空前統一,分歧就在於所採取方案的強度罷了。華飛相信,即使是在計劃書上簽字的人,恐怕也不是完全贊同李越的計劃。
軍部提交了意見,政府的人大都沒有出聲,當華飛開始詢問後,在場的幾人普遍都持謹慎態度。其中內閣秘書處秘書長席元離,也就是在當初自治區第一次公員考試中取得第一名的席元離觀點非常明確,他不贊成在這個時候採取軍事行動,因為那明顯違背中國人的基本道德觀點,不僅幸災樂禍,還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不僅會在國際上招致譴責,損害中國的國際聲譽,也會引起國內眾多文人評論家的大量批判,使得政府陷入無比的被動。
席元離的觀點很具普遍性,也是在場大部分政府人士的觀點。對於東北,他們也希望早日統一到中央治下。不過相對於軍人,他們們,沒有迫切,也沒有那麼激進,完全出於政客的立場說出他們的擔憂。
本來軍部的人提出看法的時候,政府的人大都沒有說話。現在政府的人反對對東北用兵,那些大兵們可受不了了。立即針對他們的觀點爭鋒相對,但這種戰略決策的辯論,本就沒有對錯。所謂的對錯,也只有歷史才能證明。到最後,大家的焦點卻集中在軍隊不能過分干涉政務。而軍隊的人也回擊說,東北被日軍佔領,所以現在討論的是軍事行動,而不是政治決策!
296 絕無仁慈
類似激烈爭執的場面。華飛已經有段時間沒有遇到了。他一直認為,即使是與他最親密的嫡系,在某些方面,包括建議和說話都會有所保留。但是這種爭執一旦出現,強烈的說服別人的意願,也會讓他們說出更多的內心話,說出許多平時狀態說不出的話。所以華飛對這種在可控範圍內的爭執還是非常喜歡的。不過見到爭執的重心已經偏離,華飛發話了。
“我們今天討論的不是決策,而是向你們每個人就地震事件發表個人的看法。每個人的觀點如何,都有他表述的權利。天色已晚,我看今天的臨時會議就到這裡吧,散會!”
散會?就這樣就散會?大家在收到訊息後,全都丟下手頭的工作,然後又在這裡等了一下午,絞盡腦汁,思索著這次地震將會給中國帶來什麼機遇,我們有什麼機會可以利用。時不待我,大多數人無比心急火燎,但是最後的結果,卻只是一句散會,什麼命令決定都沒有做出。
看見眾人根本沒有挪動屁股的打算。華飛愣了一下,只好補充道,“路上我已讓情報部門動用一切力量,最快速度把日本地震的詳細情報送回來。目前我們除了知道日本關東地區發生地震外,對於其他一無所知,能做什麼?”
“通知國防軍各軍待命,但暫時不要進行調動。如果我能決定出兵東北,我希望各部在最短的時間內就能動身。最後,今天的會議列為最高機密,任何人不得向今天會議之外的人透露,散會!”
原本華飛還沒有完整的思路和計劃,可是在聽完眾人的討論後,他已大致理出個頭緒來,現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日本那邊的詳細情報了。不過蔣百里等人說的對,如今的政府財政經過幾次戰爭的嚴重透支,早就超過了破產的紅線。如果不是華飛不斷用似有資金購買債券,幫助中央度過這個難關,恐怕如今的他們,早就焦頭爛額了。
但也正如鄭士琦所說,這樣的中央政府,根基未穩。一旦出現大的失利,或者是經濟再發生點問題,那麼華飛的資產運營將會受到致命的打擊。而如果華飛缺乏足夠的資金量,對於他日後更大規模,更加瘋狂的吸金計劃,無疑也是一個不小的影響。
情報機構的工作效率還是令人非常滿意的,畢竟他們在日本經營了這麼多年。加上日本震後混亂,各方面的管理都比平日裡更加鬆懈。大量的情報湧來,讓華飛及政府高層,參謀部,司令部等人迅速瞭解到日本關東大地震的詳細情況。原本以為地震絕對不會小,但是隨著一封封電報傳來,有人看完竟然不忍心起來,並小聲道,我們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實在有些……實在有些……。
“一大片森林以快逾火車、大約六十英里的速度,幾近平移地從丹澤山上衝下!”在越過一個村莊和一條鐵路後,它裹挾著幾百村民與無數巨石直衝入海;片刻之後,“幾平方英里的水域都變成了血紅色”。
一列開往真鶴、載員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