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部分(第2/4 頁)
蔣百里這次沒有直接回答華飛的話,而是笑著狡猾地道,“如果總統不認為有不可預測的戰爭危機?為何在世界各國普遍裁軍,降低軍費的同時,總統還是極力保證軍費一定程度的增長,並且採用加快輪換新兵的方式,大量儲備戰爭預備人員,並有條件地擴充軍隊,尤其是海軍的建設步伐不慢反升,軍費投入增長,位居三軍之首。尤其是軍隊十年發展規劃,更是讓方震我心中震撼不已。”
“總統的戰略眼光,遍觀中國,無人能及。最重要的是,在戰略方向上,尤其是對國際大事的把握上,總統從未出現過重大失誤。所以,方震認為,總統這麼做,一定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因為我們有對手,因為我們的鄰國日本的軍力,是我們現實的威脅。因為同樣的,我們的軍隊基礎也非常薄弱,難道百里先生沒有想到這點?”華飛不依不饒,持續地追問道。
蔣方震不再說話,只是輕輕笑著,搖了搖頭。如果不是華飛對於蔣方震的戰略眼光早就知之甚深,恐怕他還真的誤認為先生也是同穿之輩。
華飛又把問話物件轉移到鄭士琦身上,他也是沒有在計劃書上簽字的人。鄭士琦和華飛算得上正宗的同鄉,願為北洋系,後來在鄉人的努力下和國內大勢的改變下,正式投靠入國防軍,也是北洋系中最早投靠向國防軍的大佬。
鄭士琦年已五十,投靠國防軍後,他非常清醒地意識到,即使他和華飛乃是正宗的同鄉,但想要進入國防軍的核心嫡系,還不是那樣簡單的。於是鄭士琦果斷地放棄兵權,請求下野。司令部幾經安撫不成功後,同意了鄭士琦的請辭,但是卻認為國家正是用人之際,國人當為國家而盡力,而軍隊而工作,邀請鄭士琦進入參謀部。鄭士琦這才沒有辭退,也成為年輕的國防軍參謀部中最年長的一位。
鄭士琦的所作所為,尤其是放棄兵權的行為,果然得到國防軍核心圈子,尤其是當初那批老人們的接受,從而被大家在心底迅速接受,成為當今國防軍準核心成員之一。所以即使鄭士琦這次沒有簽字,大家也沒有什麼閒言閒語。
“鄭老,你老該說說話啦,別讓我們這群衝動的年輕人,做出糊塗之舉啊!”
鄭士琦沒有絲毫賣老,站起來行禮後道,“總統如此待我,士琦敢不剖心析膽,掬誠相示。我之所以沒有簽字,並非不贊成採取軍事行動。畢竟東北乃我中華之土地,今為日寇竊據,實乃吾等之大恥。但士琦認為,關東地震的破壞目前尚未得知不說,在整個東北,日軍的部隊數量已經高達四十萬之巨,加上約三十萬朝鮮偽軍,在東北的日軍軍力,已經達到恐怖的七十萬。日本為了東北這片土地,可以說是傾盡國力,其對我中華之企圖心,可見一斑。”
“而且據我估計!”蔣百里突然插口道,“日本經過這次大地震,對於孤居海島的不安全感越來越強烈。必然會在地震之後,加大對於海外的殖民步伐!”
鄭士琦想了想,蔣百里曾在日本留過學,對日本的國民性顯然有著更加直觀的認識。單就這番話,倒是有幾分道理。只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蔣百里改變了立場?鄭士琦來不及細想,繼續慢條細理地道,“而我們目前雖然號稱擁有百萬陸軍,空軍無論是技術優勢還是作戰經驗,並不比歐洲那些經過一戰廝殺的強國弱上多少。但是我們都知道,百萬國防軍良莠不齊,大部分人都是降軍整編或者是新招募的新兵,真正戰鬥力強勁,並且算得上精銳的軍隊不會超過二十個軍,約在七十萬左右。如果我們可以調動七十萬精銳兵力,七十萬對陣七十萬,勝負也在五五之間。即使我們略佔優勢,想要打敗這些日軍,也必然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在中央政府新建,國家未完全立穩根基的情況下,一旦我們的國防軍嫡系出現大的損失,只會讓復興的事業產生巨大的挫折。且此時他們國內遭此劇變,有可能對他們計程車氣造成極大的打擊,也有可能激起他們的奮戰之心,從而讓軍事進攻變得極為困難。所以我不主張發動對日全面戰爭,而是把戰爭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以遊擊騷擾為主,軍事打擊為輔,逐漸消耗東北的日本軍。”
“目前東北的游擊隊在日軍的嚴密圍剿之下,大部分進入山區。各地的游擊隊活動紛紛陷入低谷,有的游擊隊甚至……”有人提醒道。
華飛點了點頭,無論是蔣百里還是鄭士琦的考慮都有道理,並且如今的鄭士琦,已經完全站在華飛的嫡系身份考慮問題。雖然他的話華飛並不完全苟同,但他對於國家新建,根基未穩,一旦出現軍事失利,會給中央帶來極大的挫折認識,還是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