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不過他也能理解這些年輕人的想法,大家滿腔熱情,千里迢迢趕來投奔革命新軍。你卻拒之門外,讓他們只能加入明顯是預備部隊的保衛軍,你讓他們心理如何能平衡?
仔細考慮之後,華飛心中已經有了個計較。當下和華大幾人走出飛鷹號,站在甲板上,看著下面密密麻麻的青年學生們大聲道,“諸位,諸君暫且安靜,且聽華某一言可好?”
華某?華飛?這個年紀輕輕的少年就是傳說中勇悍無敵的華師長?吵鬧的聲音雖然小了些,但大多數人轉而開始議論起華飛的真實身份來。驚奇,懷疑,敬佩,感嘆,整個場面顯然依舊有些嘈亂。
華飛皺了皺眉頭,語氣一緊,厲聲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爾等既欲從軍,如此無紀律性,別說革命新軍,即使是我的保衛軍,也是不會收這樣的散漫之徒!”
華飛一發火,即使是華大他們也會不自禁感到有些發怵。加上此刻他才從南京的戰場上下來沒多久,身上隱隱還帶著一絲殺伐之氣。此言一出,碼頭上立時就安靜許多。大多數青年都在暗暗腹議,你說如果是他們不願參加新軍也就罷了,如果最後不但新軍不收,連區區保衛軍也把他們拒之門外,那該是總樣的難堪,回去又該如何跟朋友們說呢!
見眾人終於安靜下來,華飛放緩口氣,極為讚賞道,“諸君都是國之脊樑,我華夏之復興,將由我們這代年輕人去完成。肩扛重任者,散漫無狀是絕對不行的。我們不僅需要自律,還需要以無比的意志力去戰勝任何壞習慣與不好的東西。”
“諸君既千里迢迢奔來參軍,當皆懷有報國之志。然諸君既未赴武昌,又未去他地,而是來到了安慶。當是認為安慶乃可投之地,認為我安徽革命軍乃是諸位可以施展抱負之所!”
可不是嘛!這句話算說到每個人的心中了。不然你說全國革命風潮雲起,哪裡投軍不得?為啥非要趕到安慶來投奔你呢!碼頭上微微出現一陣議論之聲,但每個人迅速想起華飛之前的話,立時又變得沉默無聲。
“我理解諸位的**,也決不能讓諸位的滿腔愛國之情,付諸東流。然我革命軍,自有我革命軍的法度和規章,不能因為人情原因,而擅自變動。我左思右想,諸君既然不願入保衛軍,我可以軍政長之名,另建一支革命青年軍。諸君皆可加入革命青年軍,刻苦訓練,待到符合標準之際,自可申請考核,入編革命新軍!”
33 新軍改編
十一月十七日,孫文經由香港,抵達上海,即將趕赴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各省臨時議會加快選舉程序,以期在中央政府成立之前,完成各地的議會選舉。
安慶巡撫衙門,臨時都督王天培,軍政長華飛,民政長洪思亮,秘書長韓衍及其他一干革命黨人及望紳正在召開選舉前的臨時會議。會議主要討論的是,安徽都督的候選人名單。
經過一番商議和討論,具有候選人資格的人物只有三個人。現任臨時都督王天培,安徽革命黨元勳孫毓筠,當然,掌握安徽最強大軍事力量的軍政長華飛也在名單之列。王天培的威望和能力並不足以繼續擔任安徽都督之職,大多數革命黨人都傾向於請孫毓筠回皖擔任安徽都督。至於華飛的候選人資格,很大原因是因為他手上控制的軍事實力。所以這次臨時會議,也是革命黨人在試探華飛的意思,看看他對選舉孫毓筠為安徽都督,究竟持著總樣的態度。
華飛心裡非常清楚,他雖然靠著早早的準備,在此風雲突變的時期,快速擁有了一支令人不可忽視的武裝力量,並實際控制了安慶、合肥二市。但這一切,並沒有一個穩固的政治人脈基礎。再說他原先畢竟只是個僱傭軍,與政治行政方面,還是毫無經驗的。
即使他可以憑藉手中的軍事力量強行自任安徽都督,那樣無疑將會與革命黨人徹底決裂。南京中央政府雖然沒有多少控制力,但無論是江西的李烈鈞,還是廣東的胡漢民,都是堅定的革命黨人。即使如江蘇,浙江,湖北等地方的軍閥勢力,對與華飛也未嘗抱有多少善意。
那麼投靠北方的袁世凱是否可行的?那絕對不在華飛的考慮之中。以華飛現在的實力,投靠絕對強勢的袁世凱,所面臨的唯一下場,就是逐漸被吞併。相較於南方軟弱的革命黨人政府,袁世凱無論是手腕的強硬,還是鬥爭的技巧,都和他們不是一個層面的。
華飛並不想在此時機,就陷入無窮無盡的內鬥爭權之中。因為他明白,他最大的敵人,是敵對的國外勢力。所以,他對於安徽都督這個頭銜,目前並沒有多少的渴望。
見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