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即將下水的第二艘炮艦的艦長。
按照制度,水師領軍侯德祿召集艦長以上軍官開會討論,確定將唐浩作為繼任艦長,然後把擬任函送到了兵科,得到兵科長侯德富批准後,唐浩正式成為敏號的第三任艦長。
沒有楚總督建立漢軍,我還是個窮匠戶子弟;沒有楚總督發的豐厚軍餉,爹媽妹妹的生活就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好;沒有楚總督辦的小學校,妹妹就不可能每天開開心心的去上學;沒有楚總督頒佈的結婚法律,自己更不可能和小荷終成眷屬……
儘管在此前楚風和唐浩單獨說話不超過二十句,相處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更有沒施恩於他的想法或行為,但楚風的所作所為,確實從方方面面改變了唐浩的生活軌跡,讓這個年輕地艦長在心底發誓:就算豁出一條命。 也要報答楚總督的大恩大德!
怎麼報答總督大人?除了戰時拼命,就是按大人的訓示,把兵帶好,把艦長幹好。 每日裡考慮怎樣駕船,怎樣在逆風時調整帆向,海底沙質土和礫石土拋錨時有什麼區別,自己畫圖。 結合經驗慢慢揣摩,有了新發現就和自己揣摩的結論互相印證。 總之,要努力學習怎樣做個好艦長。
自己學好還不算,帶領全艦水兵都學好,那才算個合格的艦長。 唐浩每天把空閒的水兵召集到駕駛艙,互相學習。
此時他正朝著眾人問:“九九乘法歌,都會背了麼?”
一片聲的叫:“會了!”
這才有個臉兒黑黑地,剛從泉州移民中招募的小個子士兵。 怯怯地說:“報告長官,俺、俺七七後面的還背不了。 ”
唐浩莞爾一笑,這個叫張大平計程車兵,論輩分還是妻子張小荷的叔叔,參軍不到一個月,為人倒是很老實。 就拍拍他肩膀:“沒關係,你剛學嘛。 背不來也沒處罰,不用怕的。 ”
老兵們笑道:“就是有處罰。 咱們唐大艦長也不敢罰您吶,嫂子她叔!”
張大平是唐艦長老婆的族叔,這事常被士兵們拿來開玩笑,唐浩初時還有點尷尬,但看到張大平的反應後,他就再也沒覺得有什麼了。
看。 張大平地臉從臉蛋一直紅到耳朵,通紅通紅,賽過猴子屁股。 一個大男人,會臉紅成這樣,難怪戰友們愛拿他開玩笑。
“紅了紅了,比楊妹子頭上的大紅花還紅!”水兵們大笑起來,二十號人擠在這兒,寬敞的艙室顯得有點擠了,這下更是熱浪襲人。
有人把駕駛臺兩側的窗子開啟,高速行駛的敏號。 海風勁吹。 讓這屋裡的空氣輕快了些,不過還是太熱。 風吹到人身上都有點燙人。
“好了好了,安靜!”唐浩拍拍手,“下面請李青為大家講算術。 ”
有個濃眉毛的老兵,站到中間,拿出塊小黑板,寫寫畫畫的教算術,水兵們認認真真地聽講,手上的“鵝毛鋼筆”不停的在小本子上記下講的內容,身上汗水打溼了衣襟,他們也不在乎。
漢軍學習氣氛是非常濃厚的,若是哪個漢軍士兵透過了小學的考試,可以得獎,升遷機會也多,於是只要船靠岸,水兵們都會去學校旁聽一陣子,但比不得陸師那麼規律,畢竟人家天天在岸上嘛。
所以學到現在,水師中有人算術比較好,有人認字認得多,笨點地懶點的幾個人,則啥都不會,各人的學習進度參差不齊。 就拿唐浩本人來說,前一段時間他天天呆在船上,練習捕鯨炮,練習操船駕駛,學校去得少了,如今算術、國文在這群水兵中只算箇中等水平。
針對這種情況,唐浩把水兵們集合起來,先讓國文學得最好的人教大家認字,再讓算術最好的教算術,最後自己和經驗最豐富的老水兵一起,講海上航行的經驗訣竅。
和小學校一樣,每部分都講半個時辰,三個部分講一個半時辰,加上中間休息,每天要花兩個時辰。 長途航行寂寞,水兵們並不覺得學習枯燥,更何況學好了還能得獎、升職。
琅琅的讀書聲從前甲板駕駛艙傳到中甲板的官廳,楚風停下手中的筆,微微一笑。
敏號航行在琉球到呂宋地海路上,此行除了全船水兵,還有楚風和翻譯葛懷義,以及從煤礦、鐵礦、石灰場抽調地十五名漢人技工、五十名土人小工,最後還有兩個班二十名陸師士兵。
這是琉球漢人第一次對外殖民,工人和士兵們將在黃金的國度常駐下來,每過一個月,敏號會帶新人來接替他們中地一半人,並帶走開採出來的黃金。
單靠捕撈鯨魚,琉球的財政收支並沒有好轉。 因為向二嬸回購鯨魚油用作照明和潤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