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部分(第2/4 頁)
老似的,只不過袋子裡裝著的不是破飯碗而是給敵人帶來死亡的手榴彈。
每一位投彈手都是從各部隊精挑細選而來,又經過了強化訓練,手榴彈投得又準又遠,投彈速度還快的驚人,被李世貴盯上的目標五秒鐘內必定會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這哪兒是投手榴彈啊,分明是幾十門三斤炮在打急速射,火力都快趕上一炮兵營了!
戰場上,能夠抵抗的蒙古武士越來越少,局面對漢軍越來越有利,無論陸猛還是陳吊眼,無論法本還是王立,全都等待著看忽必烈,這個所謂的一代天驕,實際上雙手沾滿各族百姓鮮血的屠夫,究竟是怎樣走完罪惡一生的最後幾個時辰。
杜元華與忽必烈的距離,已經不超過兩百米了,這個距離對於他這樣的神槍手而言,命中的機會已經超過了五成。
但是杜元華並沒有急著開槍,因為西面行營各軍戰友口中喊著皇帝傳下的口號:“消滅元韃子,活捉忽必烈!”
應該讓這個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大屠夫活著受到正義的審判,應該讓他被千刀萬剮而不是痛痛快快的一槍斃命!
杜元華伏低竄高,躲避著流矢,同時猿猴般的身體條件發揮到極致,在攻堅英雄連和血戰淮揚連兩支英雄連隊的掩護下,向著蘇錄定戰旗和忽必烈所在的土墩子猛衝過去。
活捉忽必烈,讓他跪倒在大漢皇帝駕前,讓他為自己的所作所為痛悔,讓他受到公正的審判、嚴厲的制裁!
杜元華心中烈火熊熊燃燒,瞳孔中的目標只剩下了忽必烈本人。
好吧,你勝了!忽必烈終於在塞北諸王和玉昔帖木兒的勸說下,放棄了蘇錄定戰旗,跨上御馬,準備離開。
即便是丟掉老祖宗傳下的蘇錄定戰旗,也比連性命一塊丟掉的好!
忽必烈是最純粹的蒙古大汗,他明白,惟有保全身家性命,才能圖東山再起!
想跑嗎?沒那麼容易!杜元華沒有改變自己的目標,準確的說現在他距離目標已越來越近。
但非常奇怪的是,另外一個方向響起了衝鋒號聲,杜元華向身後一看,大漢皇帝的金底蒼龍旗正在徐徐招展著退卻!
這是怎麼回事?皇帝為什麼會突然收兵?
一個千人隊的困獸猶鬥很好的解釋了疑問,它的垂死掙扎已然威脅到皇帝的安全,於是,追襲忽必烈的漢軍放棄了目標,緊急回援。
忽必烈恨恨的盯了眼楚風。
隔著五百米的距離,一代天驕和大漢皇帝的目光激烈的碰撞,會炸出無數的火花嗎?楚風只報以一個人畜無害的微笑,蒙古大汗只好無奈的離去。
走吧,走吧,不放走誘餌,哪能引來大魚?楚風的臉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第569章 光與暗的交集
北平南城戰場一片狼藉。坍塌的房屋成為連片的瓦礫堆,無論二十步寬的主幹道還是八步寬的衚衕,全都塞滿了元軍武士殘缺不全的屍體,侵略者的汙血順著街道流淌,殘肢斷臂和破碎內臟在夏日陽光暴曬下,散發出一陣陣的惡臭。
戰果輝煌,整個南城被夷為平地的同時,忽必烈麾下十個萬人隊遭受了滅頂之災,據好事者統計,漢軍在此戰中發射炮彈、槍彈和手榴彈,共計使用了十九萬八千五百斤炸藥,步槍彈丸和炮彈預製破片則超過三十二萬六千斤,步兵前推、炮火跟隨大範圍轟炸的戰術被漢軍用到了極致,幾乎將北平南城從地圖上徹底抹平,也將駐紮於南城民居中的元軍送進了地獄。
狹窄的街巷、雜亂無章的佈局、私搭亂建的違章建築,讓南城完全成為埋葬元軍騎兵的大泥潭,當漢軍炮火轟塌了部分房屋造成街巷堵塞之後,混亂更加突出,善於縱馬突擊、數日間奔襲千里的蒙古鐵騎,完全陷入了泥潭,能夠逃出生天的不到十分之一。可以說,忽必烈麾下最後的精銳,上都路、應昌府、哈喇和林各大營駐軍,已在此戰中遭受了毀滅性打擊。
惟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忽必烈這個劊子手再一次從天羅地網中逃出,但沒有人能受到指責,因為一個千人隊從意料不到的位置向大漢皇帝的御駕發起了猛攻,在追擊蒙古大汗還是保衛最高統帥的問題上,漢軍永遠不可能有第二種選擇。
當然,細細推求,剛才皇帝御駕未免太靠前了一些,西面行營下屬各軍將全部兵力投入追擊,以致御駕只有少量皇家衛隊保護,也有失策之處,最後,負責皇帝安危的蕭平驚惶之下磨動金底蒼龍旗,令所有部隊放棄追襲全力護駕,也未免太過高估敵人的戰鬥力,太過謹小慎微了。
所以當北平百姓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