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部分(第1/4 頁)
的嚴肅表情透露帝王至高無上的威嚴”,所以連他的壞笑,都被認為是對漢元大戰的結局。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上位者就是這樣,有過去許多次輝煌的勝利為基礎,哪怕楚風做出多麼荒誕不經的事情,人們也只會認為這是高深莫測的智慧。
“執行乙方案!”楚風以“堅定有力,令我軍勇氣倍增,使敵人膽戰心驚的語調,不,應該說是雄師的怒吼”(這些描述毫無疑問的出現於愛吹牛的馬可波羅筆下)發出了戰鬥命令。
要不要加一句“漢元興衰在此一戰,諸君努力奮勇殺敵”?楚風掐疼了自己的大腿,才打消這個非常狗血、非常裝逼也非常惡趣味的想法。
實際上,漢元之間的命運,從楚風莫名其妙的來到這個年代開始,就已經走向了歷史的岔道,從第一艘剪式船、第一柄共析鋼調質的戰刀、第一副鍛壓整體板甲、第一枚手榴彈、第一門火炮,第一所小學校、第一部活字印刷書籍、第一份報紙、第一張大漢金鈔的問世,就已經註定了盛衰興替。
即便以本次漢元大戰而言,涇水河畔元軍的敗績,就倒下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騰出手來的楚風,麾下十餘萬百戰勁旅在華北平原上,鐵流滾滾衝向燕雲,衝向遼東……
文明必將戰勝野蠻,不管是經歷八十九年還是二百六十七年。也許是黃河之畔紅巾軍的怒吼,也許是江城武漢的一聲炮響!
正義終將來臨,審判無法逃避。
楚風提前八十年敲響了蒙元的喪鐘,漢軍的槍炮發射聲與北平城頭百姓的歡呼聲交鳴,城下困獸猶鬥的元軍,已然失魂落魄。
逃吧,沒有希望了,大漢帝國的金底蒼龍旗出現在東方,這表明那支在涇水河畔殲滅了皇太孫鐵穆耳及海都麾下三十萬大軍的百戰之師,已經越大同、渡桑乾河來到燕雲。
一切的抵抗都變得徒勞無益,十四萬裝備近代火器的漢軍。對陣損兵折將連夜疲累的不到十萬元軍,從忽必烈到漠北諸王一直到百戶牌子頭們,考慮的問題只剩下三個:戰死、投降還是逃跑?
“消滅元韃子,活捉忽必烈!”四面八方歡聲如雷,血戰淮揚連的姜良材帶著人從北往南打,攻堅英雄連的李世貴從南往北打,兩支猛打猛衝的英雄部隊在南城主幹道上勝利會師,兩面英雄的戰旗並肩而立,剎那間,高臺上忽必烈手中揮舞著的蘇錄定戰旗變得黯然失色。
蒙古武士們想衝破包圍圈,但南城錯綜複雜的街道讓他們的馬速難以提升,失去了速度的保護和加持,無論遠端對射還是近身肉搏都變得不利,不是被排槍齊射瓢潑般的彈雨掃落馬下,便是在衝刺道路上付出慘重代價留下一地屍體,好不容易衝到漢軍步兵佇列前,剛剛撞飛了一名漢軍士兵,就淹沒在了刺刀的叢林之中。
悔之晚矣!
忽必烈此時此刻才明白,原來這破破爛爛的南城竟然是漢軍給自己設下的圈套!
可話又說回來,誰叫你修建大都城的時候不把南城三四等的漢民百姓當人看,讓這裡街道坑坑窪窪,房屋東倒西歪?
自作自受,忽必烈現在可算明白過味兒了,看著越來越逼近的漢軍,以及成片倒下的蒙古武士,他又氣又急好似百爪撓心。
殺!姜良材一個弓步突刺,步槍刺刀閃電般刺出,那舉著大汗彎刀還沒有劈下的蒙古武士,就眼睜睜的看著刺刀刺穿了自己的胸膛,刺穿了羅圈甲,刺穿了心臟,剎那間,全身力氣迅速流逝,舉起的彎刀像死蛇似的軟軟扔下。
砰!杜元華的步槍槍口冒出一股灰白色的硝煙,與之同時,對面房頂上正以連珠箭法射出成串鵰翎狼牙箭的蒙古兵,就驚訝的發現自己胸口綻開了一朵血之花。子彈命中胸椎和脊柱,被破壞的中樞神經再也負擔不了協調全身肌肉動作的重任,他四仰八叉的從房頂上一頭栽落。
前方,一所石頭堆砌,十分堅固的房屋中射來了連串箭矢,顯然有敵人潛伏其中,這些精銳武士也學得乖了,一閃身射出箭矢,立馬躲避漢軍槍彈的回擊。
好吧,呼叫炮火將你們炸平!
姜良材還沒來得及吹哨子通知尾隨的連屬三斤炮,一枚枚小黑點以刁鑽的角度飛進了那座屋子,接二連三響起的爆炸讓地面都微微震顫了兩下,顯然,那座屋子中負隅頑抗的武士,都已經四分五裂。
李世貴嘿嘿一笑,面對血戰淮揚連屢屢得手的情形,攻堅英雄連也不甘示弱,他和手下計程車兵們展開了手榴彈攻勢。
擅長攻堅,他們每人身上都揹著個鼓鼓囊囊的麻袋,看上去就和丐幫的九袋、八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