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部分(第3/4 頁)
環境汙染還沒有太嚴重的宋代,儲存得還不錯,至少開鑿的巖壁,夯土修築的路基都還在,有著新式裝備,並有火藥幫助的大漢築路隊伍,其實面對的工程量,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浩大。
工地北方三千里的哈喇和林,忽必烈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很難看,他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條秦直道,只好讓趙覆在地圖上給他指出來。
看著基本上成直線,從關陝之地直通草原腹地包克圖的道路,忽必烈只覺得腦門一陣陣發緊、生疼,這個劊子手開始感覺,也許自己的末日就要來到。
玉昔帖木兒已然無計可施,現在的天氣,南下干擾漢人築路?且不說帝國的精銳剩下的已是屈指可數,就是這見鬼的白災天氣,連南下騷擾一下都難以做到啊!
最近距離上,給忽必烈指點地圖上秦直道位置的趙復,分明清晰的看見這位天之驕子的手在瑟瑟發抖。
“也許,我應該給自己謀另一種出路了,”趙復默默的想著,儒門的人生信條,諸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大丈夫審時度勢”,等等一條一條的從內心深處冒出來。
朝堂之上,君臣頹然,窗外,有幽幽的歌聲傳來:“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第579章 開封春來早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沉寂千年的秦直道。在大漢八年的冬天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二春,就在關陝地區熱火朝天修復秦直道的同時,帝國高效的官僚機構轉運糧草、徵發民夫,把江南的糧食從京杭大運河直抵開封。
此時的開封城,雖然凋敝已久,畢竟是數百年中原古都的氣象,最近成為大漢皇帝臨時駐陛之行在,湖廣、江南的物資都從京杭大運河水路或者襄樊陸路運來,驟然增加的數十萬大軍也讓這裡變得人喊馬嘶一片喧囂。
代表著御駕所在的三丈金底蒼龍旗於城頭迎風招展,似乎嚴寒的北風也畏懼這天子旗幟的威嚴,從河洛中原繞道而走了,今年的開封附近,倒是個難得的暖冬,融融冬日映照之下,城外的行人走快幾步背心還要出幾顆毛毛汗。
街市上,熙熙攘攘的情景已是多年未見,南來北往的商旅販售著各地的新奇商品,單單是紡織品,就有西川的蜀錦,江南的綢緞,閩廣的機織細白布。蒙古草原的氈毯。
來自耶路撒冷的藍帽回回(宋代旅居開封的猶太人),做起生意來更是得心應手,南洋、天竺、高麗、日本的千奇百怪的商品,被他們陳列在櫃檯上,還打出各種各樣的噱頭,引得百姓們爭相搶購。
是什麼讓市面如此繁盛?
所有的開封百姓都已只道,大漢帝國非但解放了開封,還在不久前結束的漢元之戰中重創了北元韃子,從三分之二個已知世界匯聚到東方,妄圖以武力征服華夏的八十萬鐵騎勁旅,能夠逃回去的不超過十分之一。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開封父老祈盼了整整一百五十年,就在伯顏南侵、臨安故宋君臣投降之後的第十年上,本已斷絕希望的開封百姓,不但迎來了光復華夏的王者之師,還得到了更多意料之外的驚喜,譬如蒙元統治的土崩瓦解,譬如大漢接踵而至的光輝勝利……
戰線,早已推遠到長城以北,就連失去三百年的燕雲之地也重回華夏懷抱,有了燕雲的屏護,一馬平川的河洛平原再也不是敵人鐵蹄任意踐踏的四戰之地,而是有如金湯之固的中原沃野。
獎勵農業生產,促進商貿流通,開科取士。興辦學校,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文明之光就驅散了黑暗時代留給這座城市的屈辱記憶,漸漸恢復了“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的繁華氣象。
入夜,工商立國的大漢繼承了故宋朝金吾不禁的傳統,明晃晃的鯨油燈照得如白晝一般,街市上人流如潮,三十六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絃樓,全都高朋滿座。
楚風正攜著兩位如花美眷的芊芊玉手,漫步於古都的街頭——他已於一個月前離開臨安,來到了開封,坐鎮中原樞紐,進行著直搗黃龍之前最後階段的準備工作,白天和文武群臣商議軍情民政,夜間他就帶著陳淑楨和雪瑤換上便裝與民同樂。
雪瑤四處張望著,燈光在她瑩白如玉的肌膚上閃耀著溫潤的華光,此次北征有月息部等投向大漢懷抱的草原部族配合,烏仁圖婭也就偷得浮生半日閒,去陪陪她降生以來就聚少離多的小女兒了,要知道這草原明珠跟著大漢皇帝東跑西顛。連王李氏都瞧不過眼了,說:“哪兒有這麼當**?可憐見的小東西,都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