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頁)
dernPhysics)雜誌寫了文章。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此文直到1966年才被髮表出來,但無論如何已經改變了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即一邊有馮諾伊曼關於隱函式理論不可能的“證明”,另一邊卻的確存在著玻姆的量子勢!馮諾伊曼的封咒如今被摧毀了。
現在,貝爾顯得躊躇滿志:通往愛因斯坦夢想的一切障礙都已經給他掃清了,馮諾伊曼已經不再擋道,玻姆已經邁出了第一步。而他,已經打造出了足夠致量子論以死命的武器,也就是那個威力無邊的不等式。貝爾對世界的實在性深信不已,大自然不可能是依賴於我們的觀察而存在的,這還用說嗎?現在,似乎只要安排一個EPR式的實驗,用無可辯駁的證據告訴世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貝爾不等式也是成立的。粒子之間心靈感應式的合作是純粹的胡說八道,可笑的妄想,量子論已經把我們的思維搞得混亂不堪,是時候回到正常狀況來了。量子不確定性……嗯,是一個漂亮的作品,一種不錯的嘗試,值得在物理史上獲得它應有的地位,畢竟它管用。但是,它不可能是真實,而只是一種近似!更為可靠,更為接近真理的一定是一種傳統的隱變數理論,它就像相對論那樣讓人覺得安全,沒有骰子亂飛,沒有奇妙的多宇宙,沒有超光速的訊號。是的,只有這樣才能恢復物理學的光榮,那個值得我們驕傲和炫耀的物理學,那個真正的,莊嚴的宇宙的立法者,而不是靠運氣和隨機性來主宰一切的投機販子。
真的,也許只差那麼小小的一步,我們就可以回到舊日的光輝中去了。那個從海森堡以來失落已久的極樂世界,那個宇宙萬物都嚴格而絲絲入扣地有序運轉的偉大圖景,叫懷舊的人們痴痴想念的古典時代。真的,大概就差一步了,也許,很快我們就可以在管風琴的伴奏中吟唱彌爾頓那神聖而不朽的句子:
昔有樂土,歲月其徂。有子不忠,天赫斯怒。彷徨放逐,維罪之故。一人皈依,眾人得贖。今我來思,詠彼之復。此心堅忍,無入邪途。孽愆盡洗,重歸正路。瞻彼伊甸,崛起荒蕪。(《復樂園》卷一,1-7)
只是貝爾似乎忘了一件事:威力強大的武器往往都是雙刃劍。
*********飯後閒話:玻姆和麥卡錫時代
玻姆是美國科學家,但他的最大貢獻卻是在英國作出的,這還要歸功於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美國興起的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
麥卡錫主義是冷戰的產物,其實質就是瘋狂地反 共與排外。在參議員麥卡錫(JosephMcCarthy)的煽風點火下,這股“紅色恐懼”之風到達了最高潮。幾乎每個人都被懷疑是蘇聯間 諜,或者是陰 謀推翻政 府的敵對分子。玻姆在二戰期間曾一度參予曼哈頓計劃,但他沒幹什麼實質的工作,很快就退出了。戰後他到普林斯頓教書,和愛因斯坦一起工作,這時他遭到臭名昭著的“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Un…American Activitiesmittee)的傳喚,要求他對一些當年同在伯克利的同事的政 治立場進行作證,玻姆憤然拒絕,並引用憲法第五修正案為自己辯護。
本來這件事也就過去了,但麥卡錫時代剛剛開始,恐慌迅即蔓延整個美國。兩年後,玻姆因為拒絕回答委員會的提問而遭到審判,雖然他被宣判無罪,但是普林斯頓卻不肯為他續簽合同,哪怕愛因斯坦請求他作為助手留下也無濟於事。玻姆終於離開美國,他先後去了巴西和以色列,最後在倫敦大學的Birkbeck學院安頓下來。在那裡他發展出了他的隱函式理論。
麥卡錫時代是一個瘋狂和恥辱的時代,2000多萬人接受了所謂的“忠誠審查”。上至喬治•;馬歇爾將軍,中至查理•;卓別林,下至無數平民百姓都受到巨大的衝擊。人們神經質地尋找所謂共 產主義者,就像中世紀的歐洲瘋狂地抓女巫一樣。在學界,近百名教授因為“觀點”問題離開了崗位,有華裔背景的如錢學森等遭到審查,著名的量子化學大師鮑林被懷疑是美共 特 務。越來越多的人被傳喚去為同事的政治立場作證,這裡面芸芸眾生象,有如同玻姆一般斷然拒絕的,也有些人的舉動出乎意料。最著名的可能就算是奧本海默一案了,奧本海默是曼哈頓計劃的領導人,連他都被懷疑對國家“不忠誠”似乎匪夷所思。所有的物理學家都站在他這一邊,然而愛德華•;泰勒(EdwardTeller)讓整個物理界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位匈牙利出生的物理學家(他還是楊振寧的導師)說,雖然他不怎麼覺得奧本海默會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