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國民政府的名義,將“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改為“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
1930年9月7日,蔣介石電令:“在第七期業後,埔校著即停辦。”10月24日,位於廣州的黃埔本校徹底結束。
至此,中國只剩下了一個位於南京的黃埔軍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這一年的10月25日,也就是淞滬戰役打得正慘烈的時候,他們黃埔十一期第二團的600多名學員畢業了。他被分到51師,任305團1營2連的少尉連附。
【連附——正式的名稱是“連部附員”,連長的助手,平時主要負責訓練及一些日常事物,作戰的時候協助連長指揮。不是副官。附員的軍銜一般偏低。總體說來,一支隊伍既有副職、又有附員的情況比較少見,但也不是沒有。】
11月上旬,從上海外圍撤退的時候,前任連長倒在了日本人的飛機炸彈下,副連長也受了重傷。於是他接過了連長的手旗。
【當時的連級指揮官手中有一面小指揮旗,稱作“手旗”。接過連長的手旗,即繼任連長一職。】
今天,是他第一次有機會,在正式場合給連裡的弟兄們訓話。可一時間,他卻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畢銘成心裡很清楚,從上海撤下來的一路上,弟兄們計程車氣是如何的低落。如今又要奉命死守孤城,無怪乎大家的臉上都蒙上了一層黯色。
頓了半晌,他下了道令,全連繞腳下的空場跑五圈。
幾圈跑下來,大夥兒身上有了熱乎氣,筆桿兒連長心裡也有了主意。
待全連立定站穩之後,他清了清嗓子:
“弟兄們,今個兒是我畢某第一次跟大家講話。其實,我也麼得啥子好講的。這樣吧,我來教大家唱個歌歌。我唱一句,大家跟著學一句。”
說完,他扯開腔唱了起來。
這歌的曲子簡單有勁兒,容易上口;詞兒也短小生動,好懂好記。沒用幾遍,全連的弟兄已經基本可以齊唱了。
“槍口對外,齊步前進
不傷老百姓,不打自己人
我們是鐵的隊伍
我們是鐵的心
維護中華民族
永做自由人!
裝好子彈,瞄準敵人
一槍打一個,一步一前進
我們是鐵的隊伍
我們是鐵的心
維護中華民族
永做自由人!
……“
【畢連長教的這首歌,叫做《救國軍歌》,冼星海作曲,塞克作詞。
抗日戰爭爆發後,這首歌在抗日軍隊中廣為傳唱。比如國民革命軍第13軍的戰地服務團,就在士兵中教唱這首歌。
這首歌的旋律簡潔明快,雄壯有力,曾激勵過無數中國人奮起抵禦外侮。】
在歌聲裡,每頂鋼盔下的黃臉膛上,漸漸有了一抹紅色。
歌聲落定之後,筆桿兒連長直了直腰,接著講話:
“這個歌歌唱得很好啊——‘我們是鐵的隊伍,我們是鐵的心’。我們這些在火線上跟鬼子乾的弟兄,就是一支鐵的隊伍!不管到了啥個時候,我們都要像個軍人!決不當龜兒子!”
他講得有些激動,不知不覺中,又把他那隻黑自來水筆摸了出來,攥在右手手心裡:
“在我們的後頭,就是南京城。南京,是我們中華民國的首都,是孫總理的安息之地。要是我們就這個樣子甩手不要,把它讓給日本瓜批,那我們的胯底下還配有卵子啊?!”
【瓜批——四川方言,混蛋。】
連裡的佇列中,不少弟兄們的臉愈發紅了起來。
蕭劍揚覺得自個兒的臉上也有點兒燒得慌。儘管筆桿兒連長滿嘴四川口音的官話,他聽著不太習慣,但大概意思還是懂的:
“胯底下還配有卵子啊?!”———不就是不配做個爺兒們嗎?
“幾天前,唐司令長官發表了講話——誓與南京城共存亡。我們軍人,當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唐司令長官——當時的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他曾於1937年11月27日對報紙發表講話:“本人奉命保衛南京,至少有兩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所屬部隊誓與南京共存亡,不惜犧牲於南京保衛戰中;第二,此種犧牲定將使敵人付出莫大之代價。”】
連長畢銘成頓了一頓,放緩了語調:
“我本人,在南京讀了三年的軍校,對這個城市是有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