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水平。
日本公司經歷了長期低迷的經濟環境,擺脫了多餘的債務、人員和產能,輕裝上陣,應該有所表現。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依靠出口的日本也難做到一枝獨秀。全球經濟的不景氣對日本經濟復甦產生巨大影響,日本扭轉形勢的夢想又被澆上冷水。 。。
懸案之四 通貨膨脹會捲土重來嗎(2)
2008年6月,日本對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出口減弱。歐洲和美國的需求遞減使日本的出口業雪上加霜。日本未能將出口帶動型的經濟增長勢頭保住,工業產量連續兩個季度下降,而這正是日本過去幾十年來經濟衰退的標誌。
由於通脹壓力上升,發展中國家普遍收緊了貨幣政策,進而可能會削弱這類市場的活力。日本經濟嚴重依賴於淨出口,在當前經濟週期中,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1/3以上都來自於出口。雖然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可能會抵消需求放緩帶來的負面影響,不過這一自動穩定機制目前還沒有發揮作用。
2008年上半年,鐵礦石和煤價的上漲給日本汽車廠商、水泥廠和發電廠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豐田預測2009年利潤將下降20%。在2008年4月暫停了一段時間後,日本政府恢復加收汽油稅。通脹與低迷的經濟共舞,讓日本央行同樣面臨著兩難的困境,一些經濟學家預言日本可能再次出現零增長,這是日本政府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景。
由於把增加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頭上並不容易,通貨膨脹導致日本公司利潤下滑。這一勢頭已經表現得相當明顯。此外,通脹還會挫傷企業的招聘與投資熱情——只是目前日本企業狀況好轉,應該不會遭遇20世紀90年代那樣大的成本削減壓力。因此,日本經濟正面臨著一個增長遲滯期,需求驟降尚不太可能。
日本央行在對外的宣告中說,政府將採取靈活的貨幣政策,審視加息和降息兩個方向的風險。日本央行將基準利率保持在,這是八國集團(G8)中最低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