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高的成本效益。最後,本篇揭開了利和經銷的制勝秘訣———分拆服務清單、先進的資訊科技支援系統及悉心栽培人才等。
第Ⅳ篇論述供應鏈管理概念在零售業務中的應用。利豐集團旗下有多種零售業務,如利亞零售下實行連鎖經營的OK便利店和聖安娜餅屋、令顧客不斷有驚喜體驗的玩具“反”斗城及注重品牌管理的Branded Lifestyle與利邦有限公司的服裝零售業務。無論何種型別的零售業務,利豐零售集團均重視顧客的體驗與品牌管理。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開放市場之後,不少跨國企業紛紛搶佔中國零售市場,或積極準備進入這一13億人口的大國,本篇最後一章分析了利豐對於企業進入中國內地零售市場的一些意見。
利豐集團實踐了供應鏈管理多年,正好是對多年的實踐作一個回顧與總結的時候,第Ⅴ篇就是利豐集團主席馮國經博士關於供應鏈管理對國際貿易體制影響的總結及利豐集團董事總經理馮國綸博士對管理利豐的經驗分享。本篇內容對企業應對國際金融風暴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附錄部分,利豐研究中心分析了中國內地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的應用狀況,並提出了一些意見,同時也介紹了香港中文大學利豐供應鏈管理及物流研究所近期的一些工作。附錄最後收錄了利豐有限公司部分非常實用的內部檔案。
給讀者
本書詳細公開了利豐集團的業務模式及用於培訓高層管理人員經營概念的內部資料。我們希望透過具體業務經驗的交流,讓內地更多企業理解供應鏈和供應鏈管理的概念與具體操作,並且對供應鏈管理能為企業帶來的好處有更深入的瞭解。雖然書中所闡述的供應鏈管理的原理和實施方法是在利豐於商貿行業的基礎上歸納和提煉出來的,但我們認為它對其他不同型別的產業具有同樣的適用性和參考價值。
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內地的貿易和流通體制面臨變革,內地企業面對激烈的競爭之際,利豐研究中心非常希望藉著本書,與內地的政府官員、企業家、管理人員和關心供應鏈管理發展的朋友分享利豐集團的實踐經驗。我們更希望有機會與內地各界人士共同探討如何更有效地運用供應鏈管理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共同促進內地企業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的發展略盡綿力。
鳴謝
本書能順利完成,實有賴許多實踐和關注供應鏈管理的人和機構的支援與協助。利豐研究中心首先感謝哈佛商學院授權出版關於利豐集團的案例。我們還要感謝允許我們在各個案例中公開其有關業務操作的利豐客戶們。
我們衷心感謝商務部前副部長張志剛先生(現任中國對外貿易中心理事會理事長)、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教授和聯想集團董事會主席柳傳志先生為本書作序。
我們十分感謝利豐集團主席馮國經博士和集團董事總經理馮國綸博士對本書出版的支援,他們容許我們將利豐集團的一些內部資料公開,還向我們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我們亦向利豐集團各部門的經理們表示衷心的謝意,沒有他們提供的最新業務資訊和細心的講解,本書不可能順利完成。
感謝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和學者與我們多次研討供應鏈管理的理論,並讓我們分享他們的學術研究成果。
最後,我們鄭重宣告,本書所提出的有關觀點,僅為作者的獨立研究結論,不代表利豐集團的意見。我們真誠期待專家和讀者的批評指正。
利豐研究中心
(電子郵件:lfdc@)
第7章 利豐貿易對供應商網路的管理(1)
第1節 對供應商網路的良好管理
對利豐貿易來說,採購和生產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不是找到供應商或製造商,而是管理供應鏈中的材料供應商和製造商。由於消費者的口味變化迅速,產品變得越來越對時間敏感,這使得利豐貿易必須縮短生產週期以適應不斷變化的顧客需求。此外,現代消費者對產品的材質是否符合標準、生產過程是否環保及工*益是否受到保障等問題也十分關心。
為了保證能夠達到顧客對產品質量的要求,利豐貿易必須嚴密監測生產過程的每個階段。但這並不意味著利豐貿易要取得工廠的控制權。如果由染毛線到縫服裝的每一個細節都必須詳細檢查,利豐貿易需要花上比現在多數倍的人力資源。因此,利豐貿易不會在細節上指定工廠應該怎樣完成它們的工作,而是集中於規範最後的產品和生產過程,保證製成品可以符合顧客的要求。例如,指示承辦染色的供應商達到最終產品的交貨規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