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各地商業地產風起雲湧。做商業地產的許多開發商都從做住宅地產轉變而來。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根本是兩回事。開發商對商業不瞭解,理解的不深不透,肯定做不好商業地產。商業地產的特點是利潤特高,風險特大。它有兩個因素必不可少。第一是地段,第二是人氣。
商業的繁榮決定了一個區域的經濟繁榮。前幾年,我們談論北京的商業網點是多了還是少了的話題,現在看來這些都不是話題,它恰恰體現了北京商業的消費水平根本達不到國際化大都市的水平。政府積極鼓勵商業發展,民眾也有大需求,投資商業地產何樂不為呢?沒有政策就是好政策。
七 放眼遠量看政策
導讀:形勢是動態的,政策也是動態的,對政策的判斷要有遠見。讀熟政策、讀懂政策、讀透政策,才能夠打好擦邊球。那種無知無畏的時代早已離我們遠去。
浙江商人有22條商規,看《新聞聯播》,認真解讀國家政策則是商規的第一條。資金投在哪塊陣地上,也得看好政策的指揮棒。
中國區域發展遵循“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大框架,十六屆五中全會關於“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長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區、成渝地區以及東北老工業基地成為區域規劃的重點關照物件。
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級城市投資空間越來越狹小。選擇資源豐富、交通發達的二級城市,不管是生地還是熟地,位置好,具有升值空間是最重要。北京、上海等一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雖有升值空間,但已不能算是“肥肉”了,沒有15%到20%的投資預計回報,我們是不會做的。考慮到各種稅收以及成交風險,目前北京房地產投資回報率已降至10%左右,個別專案甚至低於5%。到二、三級城市“淘金”在當下更為明智。
做商人,首先要明白最重要的一點:政府要的是平穩、積極向上的市場。
除了廣州、深圳因為投機成分過重而導致遭遇房價下跌。北京、上海房價下降之說,那純粹是‘作秀’。土地稀有、住房需求旺盛,決定了京滬兩地房價不會輕言下跌。把價格定高然後打個九幾折或者送點贈品,這是降價嗎?
第一章 堅持看新聞聯播。要想把握經濟時局,必須關注國家政局(7)
儘管也有一些開發商因金融危機、資金週轉不靈,以低於自己預期的價格出售樓盤迴籠資金,進行滾動開發,但多數開發商仍在觀望,並未降價。
房地產企業扛得過這段時期就有好日子。形勢是動態的,政策也是動態的,對政策的判斷要有遠見。
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也有一定尺度,曾一度嚴厲的二套房貸政策的近期鬆綁現象可見一斑。畢竟我國房地產的價格走勢與金融安全密不可分。
商人不能“頂風逆勢”而上,否則將會賠了夫人又折兵。2003年12月,我受邀赴廣東龍門縣考察一個投資專案。有位投資人口氣很大,揚言要圈5000畝地打造成該地區最大的開發區。到了當地後,我立即去實地考查,深入農戶瞭解情況,馬上感覺到,“開發”這個開發區並不像這位投資人說得那麼簡單。
我首先問那位投資人:5000畝土地證如何拿到?按有關規定:如果要徵用5000畝地,必須要經過國務院批准。他對此不以為然:“我有關係,有辦法,能搞到土地證。”他想透過化整為零的方式搞到土地證。我說,就算你有本事把土地證辦下,但這片土地上的農戶怎麼辦?如何安置?這位投資人拍著胸脯說:“沒問題,我給他們拆遷費,給他們安置。”這時,我問他:知道不知道國家即將對各地出現的“開發區熱”進行整頓,中央很快會有政策出臺。此時,我建議這位投資人不如等具體政策出臺後,再來運作此專案也不晚。
聽了我這番話後,這位投資人還是半信半疑。當天晚上,我們和當地*部的一位領導一起吃飯。席間,這位投資人把那位領導叫到鄰間。沒過5分鐘,兩人回來。這位領導拍拍我的肩膀,對著那位投資人說:“聽老陳的,沒錯。”果然,那位領導也證實了我的判斷。
次年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對整頓全國各級開發區做了部署。國務院召開全國進一步治理整頓土地市場秩序電視電話會議,副總理曾培炎在會上指出,新設立和擴建的各級各類開發區一律暫停審批,確需擴建的,須報國務院審批。對違規設立的開發區,該撤銷的要堅決撤銷;該核減面積的要堅決核減;該縮小範圍的要堅決縮小;該扣回用地指標的要堅決扣回。
此後,各地紛紛開始對開發區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