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清朝那些新鮮事兒 > 第4部分

第4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她華國人,異世求生當然秒殺全場網王之幸村精市的小網友超厲害的怪誕世界求生:我有一輛蒸汽房車似影是婙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LOL:鳥巢開始橫推八賽季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家有邪神初長成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籃球夢之揮手之間我的番茄日常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病弱幼崽?不,是世界天災!世界第一天才神奇寶貝:神奧開始【後續】

神的鼓舞,無一人投降,給了清軍以沉重打擊。

多鐸因攻城的清軍傷亡很大,心裡十分惱恨,竟滅絕人性地下令兵士屠殺揚州百姓,連續殺了十天,幾十萬揚州百姓死於屠刀之下,歷史上把這次慘案稱作“揚州十日”。

大屠殺之後,史可法的養子史德威進城尋找史可法的遺體。最後只找到史可法穿過的袍子,埋葬在了揚州城外的梅花嶺上。這就是現在還儲存完好的史可法“衣冠冢”。

史可法是南明政府抗清的中心人物,史可法一死,南明弘光政權很快就滅亡了。

四、民族英雄鄭成功

弘光政權被消滅後,東南沿海地區的抗清鬥爭還在繼續。1645年6月,由明朝的遺臣黃道州、鄭芝龍另立了朱聿鍵為皇帝,並在福州即位,歷史上稱他為隆武帝。

黃道州雖然真心抗清,但無奈兵權卻掌握在鄭芝龍手中。鄭芝龍只想儲存實力,不肯真正出兵抗清。後來清軍進攻福建時,鄭芝龍受清朝高官厚祿的引誘就投降了。這樣,隆武政權也就滅亡了。

鄭芝龍雖然沒有氣節,但他的兒子鄭成功卻和他相反,幾次拒絕清軍的引誘,決心抗清,並和他父親斷了交。

鄭芝龍降清時,鄭成功才二十二歲,是個青年將領。鄭成功苦苦勸阻他父親降清無效,便氣憤地單獨跑到南澳島,招募了幾千人馬,舉起了抗清大旗。

鄭成功兵力逐漸發展強大起來,在廈門建立了一支水師。公元1647年,桂王永曆政權建立,鄭成功改奉永曆年號,被封為威遠侯。從此,鄭成功與西南的抗清將領李定固往來呼應,成為南方抗清鬥爭的兩大支柱。

鄭成功在抗清鬥爭中十分注意根據地的建設,他改廈門(明代稱為中左所)為思明州,設立六官分理庶政,並將全部軍隊分為七十一鎮。在鄭成功起兵抗清的十幾年中,曾先後九次南征、三次北伐。其兵鋒所指,清軍聞風喪膽。

1659年,為配合西南的抗清鬥爭,鄭成功再次北戰,他跟抗清將領張煌言聯合起來,乘海船率領水軍十七萬人開進長江,分水、陸兩路進攻南京,一直打到南京城下,但清軍用假投降的手段欺騙了他。鄭成功中了清軍的計,最後打了敗仗,退回廈門。而這時,清軍已佔領福建大部分地方,他們用嚴密封鎖的辦法,要福建、廣東沿海百姓後撤四十里,以斷絕對鄭成功的糧草供應,想困死鄭成功。鄭成功無論在哪裡招兵籌餉,都遇到了困難,於是決定向臺灣發展。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明朝末年,歐洲荷蘭人趁明王朝腐敗無能,霸佔了臺灣,並修建城堡,向臺灣人民勒索苛捐雜稅。臺灣人民不斷反抗,遭到了荷蘭侵略軍的殘酷鎮壓。

鄭成功少年時曾隨父親到過臺灣,親眼看到臺灣人民遭受的苦難,早就想收復臺灣。這下,他決心趕走荷蘭侵略軍,命令將士修造船隻,籌集糧草,準備渡海出戰。

恰在這時,有一個在荷蘭軍隊裡當過翻譯的何廷斌,來到廈門求見鄭成功,勸鄭成功收復臺灣,並送給鄭成功一張臺灣地圖,把荷蘭侵略軍的軍事佈置等情況都詳細地告訴了鄭成功。鄭成功有了這個可靠的情報,進攻臺灣的信心更足了。

1661年三月,鄭成功叫兒子鄭經帶領一部分軍隊留守廈門,自己親率二萬五千名將士,分乘幾百艘戰船,浩浩蕩蕩從金門出發,越過臺灣海峽,叫何廷斌給船隊領航,利用海水漲潮的時機,駛進了鹿耳門,登上了臺灣島。鄭家兵從天而降,打了荷蘭人一個措手不及。躲在城堡裡的荷軍頭目派了一百多個兵士向鄭軍衝來,鄭成功一聲號令,率兵士把敵軍緊緊圍住,殺了一個敵將,其餘敵兵頓時嚇得四處逃散。

荷軍又調動一艘最大的軍艦“赫托克”號領著三艘戰艦,氣勢洶洶地開了過來,想阻止鄭軍船隻繼續登陸,鄭成功沉著鎮定,指揮他的六十艘戰艦把“赫托克”號團團圍住,一齊開炮,把“赫托克”號擊沉,另外三艘荷蘭船見此嚇得調頭就逃。

荷軍遭到慘敗,龜縮在臺灣城(今臺灣東平地區)和赤嵌城(今臺南地區)兩座城堡裡不敢出來應戰。他們一面偷偷派人到巴達維亞(今爪哇)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鄭軍大營求和,並許諾說:“只要你們肯退出臺灣,我們寧願獻上十萬兩白銀表示慰勞。”

鄭成功一揚眉毛,威嚴地說:“臺灣本來是我國的領土,我們收回這個地方,是理所當然的事。你們如果賴著不走,我們就堅決地把你們從這裡趕出去。”

鄭成功喝退荷蘭使者後,又下令派兵猛攻赤嵌城。赤嵌的敵軍還想負隅頑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永不言敗:我挑戰了麥當勞仙緣神魔劫校園風流獸王開局繼承一家娛樂公司[穿書]小機師重生之女配是朵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