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沙射影地攻擊李鴻章,分送給王公大臣。他知道榮祿與李鴻章有芥蒂,就頻頻出入榮府,一有機會就說李鴻章的壞話,榮祿很快將他收為心腹。就是這個見利忘義、善於投機鑽營、反覆無常的勢利小人,卻被維新派看中了。
一天,光緒召見袁世凱,作了一番撫慰後,任命他為侍郎候補。袁世凱返回法華寺,興奮得連飲數杯,蒙朧中聽見一陣響聲,袁世凱忙命護從去打探,只見三個背劍的陌生人前來造訪,口稱:“要見尉帥。”
護從阻止不住,三人大步登堂入室,袁世凱不禁嚇了一跳,來者中一位高個子見袁世凱神色不定,急忙拱手一揖道:“我乃軍機處章京譚嗣同,這兩位乃是我的朋友大刀王五、通臂猿胡七,下官此來別無他意,謹向尉帥高升致以恭賀之意!”
這時,袁世凱才鬆了口氣。譚嗣同是維新派代表人物,又是在皇上面前紅得發紫的人,袁世凱自然心中有數,至於王五、胡七乃京師大俠,盡人皆知。他連忙客套說:“鄙人才疏學淺,有幸升遷,還望大人關照。”
譚嗣同審視了一番袁世凱,試探著問:“你對皇上的印象如何?”
善於見風使舵的袁世凱馬上順水推舟地說:“鄙人曾在海外任職,同洋人打過不少交道,深知聖上非用康南海變法之術,中國絕無中興之望。我之所以參加強學會,也是為了能夠積極投身到變法中去。”
譚嗣同見狀,就索性告訴袁世凱天津閱兵是個陰謀,慈禧和榮祿要加害皇上。一邊說,一邊從懷中掏出一幅黃鍛密旨和一支小令箭,令袁接旨。袁世凱跪地雙手接過,迅速瀏覽了一下聖旨,原來皇上命令他迴天津剷除榮祿,奪過兵權,帶兵赴京勤王。他極為驚駭,半晌無語,愣愣地跪在那裡,像一段呆木樁。
“尉帥請起!”
袁世凱這才如夢方醒,顫巍巍地站起身。譚嗣同接著又講了太后和榮祿的密謀,最後說:“現在皇上大難臨頭,只有你能救皇上。”
譚嗣同盯著袁世凱又說:“眼下皇上有難,正需臣子報效,你辦了這件大事,可升為直隸總督。如若不然尉帥可到頤和園去告發,這個功也不小,這全憑尉帥裁處了。”
袁世凱抖動著兩撇小鬍子,顯出無比激動的樣子,正色說:“大人將袁某看成什麼人了!請你轉告皇上,放心就是。皇上對我恩重如山,我袁某雖肝腦塗地,無以報效!榮祿逆賊,我殺他豈不和宰一條狗一樣容易嗎?”
譚嗣同仍不放心地說:“此事關係重大,萬萬不可大意。”“老弟放心,袁某明白,明日即迴天津佈置。”袁世凱一臉莊重誠懇的樣子。
譚嗣同走後,袁世凱權衡利弊,最後去見榮祿,將譚嗣同的密訪一字不漏地報告給了榮祿,還將密旨和小令箭一起交給榮祿。榮祿見了這些,大吃一連夜去見了慈禧。
三、戊戌政變
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六(1898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光緒帝正在睡夢中,御前太監王商喚醒了他:“萬歲爺,太后老佛爺回宮了!”
光緒一聽,腦袋頓時“嗡”的一聲,神色為之一變。因為按慣例,每年端午節到萬壽節這一段初夏到中秋之際,慈禧一向住在頤和園中消暑,此時尚早,她突然回宮,其中必有緣故。王商又低聲說:“萬歲爺,聽說老佛爺的氣色不大好……”
光緒兩隻大眼睛轉了轉,皺了一下眉頭,不禁滿腹狐疑:難道袁世凱那裡出了什麼岔子?他定神吩咐道:
“叫過珍妃,跪迎老佛爺!”
光緒和珍妃來到慈禧跟前,跪拜說:“親爸爸,孩兒給您請安。”
慈禧瞪視著光緒,手指著他道:“哼,在你眼裡,還有我這個親爸爸嗎?”
親爸爸,是滿族人對姑母的一種尊敬而又親切的稱呼。光緒四歲進宮時,慈禧就命乳孃、太監教小載湉稱她“親爸爸”。
光緒支吾道:“連日政務繁忙,不曾到頤和園去給親爸爸請安,實是孩兒的不是。”
慈禧挖苦道:“我知道你很忙,一會兒部署斬殺榮祿,一會兒部署兵力包圍頤和園,如此軍國大事,豈能不忙!”
光緒不聽猶可,一聽腦袋“嗡”的一下,幾乎昏倒在地。他知道機密已經洩漏。半晌,才訥訥地說:“親爸爸言重了,孩兒豈敢?孩兒因不願大清傾覆,不願做亡國之君,才效法日本明治維新,以求中興大清太平盛世。而那些老耄們極力阻燒,孩兒不得不殺一儆百……”
沒等光緒說完,滿臉鐵青的慈禧用手猛拍了一下御案,叫道:“殺一儆百,你不是殺到我頭上來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