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神瑛侍者去了,那麼,湘雲不就被他撇下了嗎?又怎麼談得到是白頭偕老呢?
歷來的研究者,專業的也好,業餘的也罷,不管是怎樣的一個思路,到頭來都會遇到這個最難啃的難題,特別是如果認為湘雲的原型就是脂硯齋,而脂硯齋不僅做編輯和批註的工作,甚至還參與創作出點子,讓曹雪芹刪什麼、補什麼,有時候,乾脆自己執筆。像前面提到的,她就可能執筆寫了鳳姐點戲的那段情節,我們現在看到的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就可能是她補全的,因此,她怎麼會讓自己的批語跟三十一回的回目去發生衝突呢?她不可能去做前後自相矛盾的事。那麼,不矛盾,前後一致,順理成章,寶、湘苦難中會合以後,又該是怎麼個情況呢?怎麼既“因麒麟伏白首雙星”,又保持一個大悲劇的結局呢?如果寶、湘後來就那麼一直生活在一起,白頭偕老,雖然貧窮,不也很幸福嗎?又怎麼會是個大悲劇呢?那不是跟西洋古典童話,比如《格林童話》的那些公式化的結尾雷同了嗎?不管故事裡的王子公主、靚男俏女遭遇到什麼磨難,故事最後,他們總是結合到一起,於是,故事就以那樣的一句話結束:“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認為,曹雪芹是不會那麼寫的,他就是要寫一個屬於全人類的,充滿哲理意味的徹底的悲劇,他把最有價值的事物,最美麗的一群女性,她們如何被命運撕碎,驚心動魄地寫出來,給我們看,令我們驚悚,讓我們感悟,讓我們產生大悲憫,在祭奠了這些犧牲品以後,立下誓願,要更尊重生命的花朵,要讓大地上出現更合理的生活,要努力讓詩意融會進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生命,每一種事物……
因此,認為《紅樓夢》最後,寶、湘是一個近乎喜劇的白頭偕老的結局,顯然不符合全書的宗旨,也不符合他藝術上的總設計、總構思。
為了破解“因麒麟伏自首雙星”,有的研究者就絞盡腦汁,去另闢蹊徑,比如,說自首雙星是張道士與賈母,張道士是榮國公的替身,兩個人在清虛觀見面時,都已白髮蒼蒼,而在這回裡,出現了金麒麟,所以說是因為麒麟,寫到了這麼兩個白髮老人;而對“雙星”的解釋,則是說參星與商星,永不能靠近結合。那麼,這段情節裡,就埋伏著一段他們的“前傳”:他們曾暗中相愛,有情人未成眷屬,賈母嫁給了賈代善,張公子就憤而出家進了道觀,成為張道士,之所以說是榮國公賈代善的替身,也是那麼一種暗示。正因為賈母年輕時候也曾浪漫過,所以,當賈璉因為跟鮑二家的偷情,引發出鳳姐潑醋大鬧的風波以後,她才會對賈璉和大家說:“什麼要緊的事!小孩子們年輕,饞嘴貓兒似的,那裡保得住不這麼著,從小兒世人都打這麼過的。”你聽了這樣的解釋,怎麼個感想?我對做出這樣解釋的人抱尊重的態度,只是不信服,因為,賈母跟張道士見面,是在第二十九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的回目是三十一回的,對不上榫,而且,書裡明寫湘雲有一個小點的金麒麟,寶玉得到過一個大點的金麒麟,解釋這個回目,繞開寶、湘二人是不行的。
我在前面的講座裡提到過,我認為寶、湘後來應該是在苦難中。因妙玉犧牲自己,成全他們,而遇合,就相濡以沫,共渡殘年。現在我把思路又捋了一遍,要補充一點,就是,雖然曹雪芹寫書時,湘雲的原型還在,但在書裡,這兩個藝術形象終究也還是沒能就那麼生活到永遠,說他們白頭是指他們在苦難中,未老先衰,白了少年頭。由於來自難以抗拒的追索迫害,湘雲很可能徹底地雲散水枯,她也成了“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裡的一位紅妝。寶玉看破一切後,懸崖撒手,自己回到天界靈河岸,跟他一起落草的通靈寶玉,就回到了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還原為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為已經見證了人間的悲歡離合、生死歌哭,上面就出現了一部《石頭記》。在第五回裡,《紅樓夢》十四支曲的引子裡,仙女們唱的最後一句是:“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懷金悼玉,懷的不僅是寶釵那個金,更是湘雲那個金,悼的不僅是黛玉,也是妙玉,而且,其實也是懷念和悼念所有薄命的美麗青春女性。
說到這裡,我已經把金陵十二釵正冊裡的六釵進行了一番探究,不知道聽眾、讀者諸君還有沒有興致?在我,可謂興致方酣,下一講我將跟大家一起討論迎、探、惜三春的命運結局,特別是探春遠嫁,她究竟嫁給了誰呢?對於她來說,遠嫁究竟是福還是禍呢?她後來還有家可回嗎?還回得來嗎?下一講見。
第三十一講 迎春、探春、惜春命運之謎
迎春,有紅迷朋友跟我說,簡直是整齣戲裡的一個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