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詩意地告別人間。黛玉沉湖的具體景象,大家可以自由想像,那應該如同一首悽美哀婉的長歌。
有人激賞高鶚所寫的黛玉之死,我也認為那是他續書裡寫得最好的部分。但有人說如果曹雪芹真寫了黛玉之死,恐怕也未必能寫得有高鶚好,這個判斷我就不敢苟同了,曹雪芹“冷月葬花魂”的總體設計,實在是如詩如畫,如夢如幻,長歌當哭,動人心魄的。
第五回裡金陵十二釵正冊首頁,黛、釵詩畫合一,畫的是兩株枯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那旁邊的判詞是四句詩:“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畫與詩都象徵著黛、釵二人的名字,這不消細說,有的紅迷朋友提出這樣的問題,就是枯木懸玉帶的畫和“玉帶林中掛”這句詩,是不是在暗示黛玉是在樹上上吊而亡呢?我認為不是,上面我已經舉了很多證據,告訴你曹雪芹多次暗示,黛玉之死與水有關,就是沉湖。我猜想,他寫黛玉沉湖的步驟,很可能是先解下腰上的玉帶,懸在湖邊樹上,而且,很可能她的披肩,長長的紗巾,也讓風吹到樹林裡,掛在那裡。我已經分析過,黛玉在日常生活裡,例如她葬花,都是作為行為藝術來精心處理每一個細節的。那麼,她沉湖而死,這是她在人間最後的一次行為,她一定會尤其地藝術化、詩化,她是從容不迫,問心無愧,那樣地結束她人間的生命,回到仙界裡去的。
那麼,寶釵呢?她在八十回後的命運,前輩紅學家有許多揭示。對有的關鍵情節的推測,我都認同,比如在家長包辦下,她嫁給了寶玉,她有所謂“停機之德”——東漢有個樂羊子,他外出求學,中途輟學而歸,他妻子本來在織布,見他回來就停止織布,停下來不是表示高興,不是說,啊,你可回來了,而是非常不滿意,並且就當著他的面割斷了布上的經線,那布匹就“嘎嘣”裂為兩半,什麼意思呢,就是責備丈夫,說他不該中斷學業,應該繼續去謀求功名,如不繼續去讀書上進,就跟那斷裂的布匹一樣,不成材,沒有用了!寶釵在嫁給寶玉以後,非常地遵守婦道,舉案齊眉,對寶玉照顧得非常周到,跟樂羊子妻一樣,德行很高,但是寶玉覺得很不幸福。“可嘆停機德”,她這種德行令人嘆息卻並不令人高興,“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寶玉內心裡不愛她,弄得婚後的寶玉沒有愛情,沒有詩意,只有痛苦,只有鬱悶。
脂硯齋透露,八十回後有一回的回目是“薛寶釵藉詞含諷諫王熙鳳知命強英雄”。可見到了家族敗落、自己處境也很糟糕的情況下,寶釵和鳳姐這兩個人還是不改其思想性格,寶釵不知道是抓住了寶玉一句什麼話,又對他實行諷諫,無非還是要他讀書上進,參加科舉,謀一個所謂的前程。你想寶玉煩不煩啊!二寶婚配,應該是在黛玉沉湖不久,寶玉曾經跟黛玉說過,還記得嗎?第三十回,他說黛玉死了他就做和尚,在婚後,甚至是新婚的當天,他就跟寶釵說清楚,他不會跟她圓房,他要像和尚那樣,起碼,要成為一個居士。也許他真自己跑出了府去,在哪個廟裡待了一陣,後來大約迫於家族和社會的壓力,又一度回到家裡,在風雨飄搖的家裡沒待多久,遭逢鉅變,他也被逮入獄。在那以後,又經過一些波折,他應該有第二度出家,這回一定是真成了和尚。寶玉兩度出家當和尚,前面是有暗示的,曹雪芹他那《紅樓夢》的文字,信不信由你,就是那麼個特點,似乎是無意隨手寫下那麼一筆,結果,後面的文字就會顯現出來,全有埋伏,這是精心設計的伏筆。
有的人總是說,那麼寫累不累啊,這麼讀累不累啊,但我們面對的就是這樣的文字,怕累,可以不這麼讀,或乾脆不讀,但真細細讀進去,就會體會到,曹雪芹他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不是那種僅憑一點靈氣,一揮而就的輕鬆寫法。他自己說他寫得辛苦,愛爾蘭的那位喬伊斯,他那部《尤利西斯》,就寫得很累,讀起來絕不輕鬆,大比喻套小比喻,話裡有話,有無數層意思在裡頭,不僅是愛爾蘭人,不僅是英語世界,包括我們——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多少人佩服啊,出了兩種全譯本,不少人買到後精讀,一唱三嘆,說你看多了不起啊!是了不起。那麼,對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曹雪芹的《紅樓夢》,這可是遠比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出現得早的文學創作啊——我們有什麼理由懷疑裡頭也是充滿玄機的呢?好,還是來說《紅樓夢》裡關於寶玉兩次出家的伏筆,就在第三十一回,黛玉、寶玉跟襲人一起說話,襲人說到一口氣不來死了倒也罷了,黛玉就笑說,你死了,別人不知怎麼樣,我先就哭死了,這時候寶玉就說,你死了,我做和尚去!於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